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年高考作文预测猜题押题三教育成长类作文审题立意例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0年中南大学学生刘路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震惊国际数学逻辑界。2011年,中南大学特批刘路硕博连读,2012年3月中南大学聘请22岁的刘路为正教授级研究员,成为目前中国最年轻的教授。针对此事件,社会各界看法不同,有提出反思应试教育的,有呼吁勿捧杀刘路的……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猜题理由】湖南省近几年在作文命题方面,会尽量提供语境,把论题问题化,时代化,因为有了真问题,才有真实的、有差异的思想,学生就会有较大立意空间,符合新课程改革中的鼓励学生个性作文的原则。【构思点拨】可以从实际出发谈应试教育的利弊、谈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谈人才的“捧杀”与“棒杀”。【名人言论】(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4)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5)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陈毅(6)礼遇兼加,惟渥惟丰。——《三国志》(7)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苏霍姆林斯基(8)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爱因斯坦(9)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而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予集体的一种影响。——马卡连柯(10)当鸟儿的翅膀绑上金子,还会飞得远么?——泰戈尔【最新素材】提供5个最为鲜活的精短素材。(一)“好学生”当众质疑现行教育,价值诉求值得重视4月9日上午,启东市汇龙中学举行升国旗仪式,高二学生江成博在国旗下讲话时,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讲稿,在3000多名师生注目下‘讨伐’教育现状,当众质疑现行教育。通过此事件,教育管理者及学校都应该好好反思、反思、再反思:“中国的教育今后应该怎么办?如何让子孙们从小就能正确领悟什么是学习、应该如何学、学什么。南京一位学生家长认为,“实际上,现行的高中教育存在着过分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都受到压抑,这也是引发‘国旗下讨伐教育制度’不可忽视的因素。”有关专家则认为,应该重视“90后”们偏激言行背后合理的教育诉求,认真反思、检讨现行教育中亚健康、不健康乃至病态的东西,积极进行改进,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对待他们的困惑和质疑。(二)我不原谅中国教育毕业于人大附中、就读于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钟道然,从小就是个令家长骄傲的孩子。可就是这样一位众人眼中的好学生、成功者,却“离经叛道”地向中国教育“宣战”,直言“我不原谅”。此举的缘由是:当他考进人民大学的高分专业后,却备感失落——他发现自己和同专业的不少学生其实并不喜欢所学专业。而“回头看”的结果是,他觉得自己成长中的最好时光都用于标准化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我们的创造力和个性全部被标准化。”于是在随后的9个月里,钟道然开始了艰苦的写作。为写书,钟道然退了大二大部分专业课,只选修了自己喜欢的艺术类课程。知名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在应试教育下,很多学生丧失了质疑精神,所以不管是韩寒式的反抗、蒋方舟式的反抗,还是钟道然式的反抗,都是有意义的,“反思的声音越多,教育改革的土壤就会更好。”(三)“焚书起义”让学生变成独立的表达群体3月9日,湖南湘潭湘机中学一次晚自习的意外停电,引发学生集体烧书、丢书、撕书,学生称把心里积累很久的怨恨都发泄出来。应试教育以及学校补课带给学生们的压力,已经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程度。此次“焚书起义”,有个很重要的意义——我国中学生第一次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表达群体出现在公众面前。学生们的“起义”,让我们认识到这样两个现实:其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主体,学生不是应试教育下的考试工具,学生不是学校为了争取辉煌成绩的牺牲品,学生不是家长们可以随处炫耀孩子成绩的附庸,他们都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其二,学生有权表达他们的不满,学生们可以不听话,学生们有权利说NO,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想法,他们已经成为一个利益表达群体。“焚书起义”固然不能解决学校的补课问题,更不能解决整个教育体制的一些沉疴与痼疾。但是,学生们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已经登上社会,这一点是很可贵的。他们的尊严应该受到尊重,他们的学生生活也应该是十分体面,十分从容的。因此,虽然根本性的问题难以去除,但重要的,社会看到了他们的诉求,学生这个群体已经不再听话的“顺民”。对此,应试教育体制、教育局、学校、老师以及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反思。(四)中外双料博士生、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