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现辖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县和金安、裕安两区,设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和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总人口710.3万人,居全省第二。六安区位优越,312、206、105等3条国道,宁西、合九、阜六及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等4条铁路,沪陕、沪蓉、济广、合阜、合安等5条高速公路纵横全境,距新建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半小时车程,被国家交通部确立为陆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六安历史悠久,曾为司法鼻祖皋陶的故里,故六安又称“皋城”。六安英才辈出,是红军的诞生地、大别山区抗日的主战场、解放战争的前进基地,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战争时期有30万儿女英勇捐躯,走出了洪学智等108位共和国开国将军,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摇篮和共和国的摇篮之一。六安生态宜居,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国家水资源范例城市。近年来,六安人民高举科学发展、老区精神和党的建设三面旗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主战略、工业化核心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打造红色革命老区、绿色优良生态、金色丰富矿产、白色农副产品、古色人文厚重的“五色六安”,大力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等“五城同创”,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201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依法治省办的精心指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法治安徽建设纲要》和省《“六五”普法规划》,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创新形式、完善机制,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推进法治六安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启动“六五”普法(二)加强规划部署(三)层层动员推进。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六五”普法动员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人大、政协有关领导及各县(区)、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市长毕小彬主持会议,市委书记孙云飞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各级党委政府层层召开“六五”普法启动会,对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各部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结合自身职能制定“六五”普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四)细化目标任务。二、着力加强基础建设,普法网络全面覆盖(二)健全普法网络。市本级和8个县区全部建立了普法网站,开通了法制宣传微博。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皖西日报、大别山晨刊、六安新周报、六安新闻网等市级主流媒体及各县区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地方主流媒体,均开设了专题法治栏目,实现图像、声音、文字立体覆盖。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互联网、聊天工具、移动通信平台、户外电子显示屏等载体,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全市的法制宣传网络,营造了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三)壮大普法队伍。调整组建了市、县、乡三级共1144人的普法讲师团队伍,调整充实了1380人的普法志愿者、944人的普法联络员、61719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和覆盖全市2108所中小学校的法制副校长(辅导员)队伍。市、县(区)普法办注重加强对各支队伍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普法队伍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三、大力弘扬皋陶文化,彰显六安法治特色(三)积极开展法治文艺创作。各级各部门积极组织开展法治文艺创作,创作了相声、小品、音乐快板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文艺作品。四、不断强化工作措施,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强化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在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和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制度的同时,大力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律知识培训,2011年以来,市、县组织部门共培训县处级领导干部924人次,公务员41483人次,各类执法人员13602人次。强化青少年学法用法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狠抓青少年法制教育“四落实”,司法局、关工委等有关单位不断充实法制副校长(辅导员)队伍,联合“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深入辖区各中小学宣讲,组织青少年学生通过主题班会、模拟法庭、法制演讲、征文、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积极开展学法活动。强化农民学法用法。各级政法干警积极深入基层,针对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农民工学法用法。市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意见》,成立了六安市农民工维权协调小组,制定了农民工维权工作意见,进一步健全联动机制。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送法进工地”、“维权路上与您同行”等法制宣传活动,着力提升农民工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强化企业经管人员学法用法。市经信委、市安监局、市工商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等涉企部门经常采取走访、座谈等方式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