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人的标准文档.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企业用人的标准文档.doc

企业用人的标准文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企业用人标准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往往都希望聘用最优秀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优秀人才?大家认同得比较多的标准是,有尽可能高的文凭、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辉煌的过去的人。然而,优秀企业最青睐的人才,真的是高学历、高资历的人吗?如果你深入了解那些成功企业的选人、用人、留人和育人标准,你就会发现,世界上绝大多数成功企业,对优秀人才的最核心的评价标准是——功劳和绩效!那些一直在世界领跑的标杆型企业,奉行的选人、用人、留人和育人的标准,在本质上都是:功劳胜于苦劳,业绩胜于资历。GE前CEO杰克·韦尔奇一直奉行这样理论:不断地裁掉绩效最差的10%的员工,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各层经理每年要将自己管理的员工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分类,从而产生20%的明星员工(“A”类),70%的活力员工(“B”类)以及10%的落后员工(“C”类)。比尔·盖茨最支持这种观点。“能者上,浑水摸鱼者走人。”是微软的基本用人原则。微软是一个完全以成功为导向的公司,用“处处以成败论英雄”的方式自动选择和淘汰员工。为使企业保持绝对的竞争力,并使员工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微软采取定期淘汰的严酷制度,每半年考评一次,并将绩效差的5%的员工淘汰出去。微软从不以论资排辈的方式去决定员工的职位及薪水,员工的提拔升迁取决于员工的功劳。戴尔公司用15年时间,就进入了世界500强,并且在个人计算机销售量上连续几年都是全球NO.1。原因就是,戴尔的目标是必须三倍于市场平均增长率。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标,负责人就拿不到奖金,甚至有可能被认为是过失。例如,2001年,戴尔的外设事业部的销量增长了16%,比其他公司的增幅都大,但是这个事业部的总经理格罗夫却被降职了!中国目前最优秀的企业,又是如何选人、用人、留人和育人的。海尔的选才标准是“赛马不相马”。在海尔,命运绝对操控在自己的手中,任何员工都有可能凭借自己的出色业绩脱颖而出,成为“千里马”。海尔集团四个副总裁——柴永森、梁海山、周云杰、喻子达,都是从农村考上大学,入厂后凭借踏踏实实的工作和一连串的突出业绩,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以令人信服的业绩,获得企业的重用,这样的例子在海尔不胜枚举。华为的价值标准是“只以成败论英雄”。在华为,只要你有实力,有业绩,你就能获得回报,你的业绩越来越出色,回报就越丰厚。华为公司干部能上能下是出了名的,在华为,同时进公司的员工,有的成总监了,有的还是普通员工,有的年薪上百万了,有的还只有十来万。蒙牛的牛根生倡导“一两智慧胜过十吨辛苦”。他说,人行动的基本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四肢先行式”,一种是“大脑先行式”。两种模式导致的结果大不一样。前者“有勇无谋”,做了10件事,可能有6件有毛病,既浪费资源,又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后者“谋定而动”,也许只做了8件事,却有6件做成了,既节约了资源,又比前者多做成2件事。直接去举一千斤的人,是笨蛋,是苦劳;四两拨千斤的人,才聪明,有功劳。企业选人、用人、留人和育人标准都是:功劳胜于苦劳,业绩胜于资历!世界上绝大多数优秀的公司,在出现亏损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裁员。难道那些优秀公司的领导者不知道公司亏损会有各种原因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裁员以后还要再招聘,也许下次招的人还不如这次裁掉的人好?但是,他们坚决地裁员,目的就是向公司的所有员工发出这样一个鲜明的信号:作为公司只有一个目标——公司必须要赚钱,而要赚钱,首先就要把所有不符合标准的人淘汰,把所有业绩很差的人裁掉。邓小平同志曾提出过举世闻名的“猫论”:“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成绩时,业绩胜于雄辩,功劳胜于苦劳。尤其是在企业经营和个人发展上,这句话可谓金玉良言。须知,没有业绩,企业就无法生存;没有功劳,个人就难受重用。我们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忙人”。他们每天都急急忙忙地上班,急急忙忙地说话,急急忙忙地做事,却一年到头也没做成几件像样的事情。没有功劳,他们就以“忙”字作为自己努力的漂亮外衣,认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殊不知,这种忙,只是“白忙”,并没有给自己和单位带来效益。在职场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老板安排同样性质的一件事情给甲乙两位员工去做。员工甲每天起早摸黑,加班加点,连周六周日都不休息,弄得身心俱疲,最后还是没有拿出达到要求的好结果。因此,老板对他很不满意,甚至对他严加批评。反观员工乙,从不需废寝忘食,只是每天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每天报告给老板的都是好的进度与结果,因此老板对他总是笑脸相迎,时常表扬,最后还将他提拔。难道是老板偏心、不欣赏苦干的员工甲而只是欣赏“讨巧”的员工乙?非也。根本原因是,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市场经济的新时代,任何企业都需要不断获得好业绩,才能“活”下来,发展下去,所以,老板和领导们自然会重视那些能出业绩的员工,而那些只知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