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讲义.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6.3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绿色建筑-讲义.ppt

绿色建筑-讲义.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绿色建筑课程目录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作出了如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一是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四节”,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绿色建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民生的需求,是建筑节能的进一步拓展和优化。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兴起,既是形势所迫,顺应世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潮流的重要战略转型,又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组成部分,日益体现出愈来愈旺盛的生命力,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2009年6月24-25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主办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推进会”在京召开。会上,明确了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各地开展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方案,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出台的《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建科[2009]109号)进行了详细解读,介绍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典型案例。领导讲话仇保兴在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第一届三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二、我国绿色建筑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我国绿色建筑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健全管理制度技术体系搭建支撑平台三、绿色建筑的策划2.策划内容1场地分析应包括地理位置、场地生态环境、场地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场地周边环境、道路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条件等;2市场分析应包括建设项目的功能要求、市场需求、使用模式、技术条件等;3社会环境分析应包括区域资源、人文环境和生活质量、区域经济水平与发展空间、周边公众的意见与建议、当地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情况等。适应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全国多年平均降雨量图1分析项目的自身特点和要求2分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相关等级的要求3确定适宜的实施目标1选用适宜的、被动的技术;2选用集成技术;3选用高性能的建筑产品和设备;4对现有条件不满足绿色建筑目标的,采取补偿措施。1技术可行性分析;2经济性分析;3效益分析;4风险分析3.创建适用与健康的环境4.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减轻环境负荷四、绿色建筑的指标体系建设绿色建筑时,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进行考虑。绿色建筑的实践存在地域性的特点,各地气候、资源状况、文化风俗等方面不尽相同,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绿色建筑应满足本标准第4章住宅建筑或第5章公共建筑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表3.2.2-2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五、绿色建筑的建设经过两年的工作积累,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的管理制度、技术体系和支撑体系已基本建立,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起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制度、技术体系、支撑平台三方面内容。2008年,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开始起步,以研究和建设相关基本制度和技术体系作为工作重点。2009年,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有了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推广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成为工作重点。虽然与国外相比,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起步较晚,但在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现了飞速发展.2007年8月21日,原建设部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并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科技中心)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办法规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的基本规定,如标识主体、标识年限等。科技中心在此基础上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中新天津生态城坐落在滨海新区内,距滨海新区核心区15公里,距中心城区45公里。生态城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25平方公里,规划常住人口控制在35万人,计划10年至15年时间建成。其中,起步区位于南部片区,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计划3至5年建成,规划人口规模8.5万人,总建筑规模460万平方米。区域位置图产业布局结构图一轴:以生态谷为城市主轴;三心:一个城市中心和两个城市次中心;四片:四个综合片区;一岛:以生态岛和水系组成的绿色核心;三水:水库、蓟运河故道和蓟运河;六廊:以生态岛为中心,构建六条生态廊道。水资源利用:以节水为核心,建立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海水淡化系统,提高非传统水源使用比例,实行分质供水,建设城市直饮水工程,人均生活用水指标控制在120升/日,人均综合用水量320升/日。中新生态城文化广场生态城创意大厦六、绿色建筑实例介绍世界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