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垄断行业改革的理论基础.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垄断行业改革的理论基础.doc

论垄断行业改革的理论基础.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垄断行业改革的理论基础时间:2011年06月16日10时46分来源:HYPERLINK"http://www.qstheory.cn/qsweb/outline.jsp?page=1&keyword=经济社会体制比较&searchword=SRCNAME=经济社会体制比较&channelid=75002"\o"点击检索…"\t"_blank"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作者:HYPERLINK"http://www.qstheory.cn/qsweb/outline.jsp?page=1&keyword=张昕竹&searchword=DOCAUTHOR=张昕竹&channelid=75002"\o"点击检索所有该作者的文章…"\t"_blank"张昕竹一、引言中国的垄断行业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改革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些行业普遍面临的窘迫的财务问题,但是并没有触动最根本的管理体制问题。电信、电力、民航、铁路等几大垄断行业的大规模、根本性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并在本世纪初达到高潮。密集的改革部署意味着,在此期间这些行业的基本发展战略是以改革带动发展,改革是这些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在此之后,垄断行业的改革趋于平稳,基本上没有再出现重大的革命性的改革。这当然不是因为改革的任务已经完成或者接近完成,或者改革的边际递减规律已经发挥作用,而是基本发展战略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更确切地讲,以改革带动发展的发展思路,逐步被以发展带动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所取代,发展正成为垄断行业的主旋律。在垄断行业改革仍然任重道远的情况下,为什么改革的艰巨任务让位于发展的硬道理?这当然与中国经济这些年来的发展形势有关。随着中国经济的悄然崛起,一些人开始沾沾自喜于现有的发展成就,由此引发一种思维,认为关乎中国经济所有的存在似乎都是合理的,甚至将改革尚未完成的体制和机制安排误读为发展的始因,而完全忽略了已经完成的改革对于垄断行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这显然是一个荒唐的逻辑。本文想要强调的是,一个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改革背后的学术思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改革实践。从根本上讲,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指南是现有的市场经济理论,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些理论结构只是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但并没有解决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转型国家所面临的转型问题。垄断行业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众所周之,纵观世界垄断行业改革实践的经验,垄断行业主要经历了三大根本性改革,即产权改革、经济自由化、规制改革,这些重大改革依据的主要是现有的市场经济理论,但无论是基本的市场经济理论,还是由拉丰和蒂罗尔等经济学家开创和发展的现代规制理论(Laffont&Tirole,1993),都没有从本质上直面转型环境下的垄断行业改革问题。二、尚未破题的产权改革中国的垄断行业改革走了一条比较独特的路径,首先表现在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上。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并没有对这些领域的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的产权私有化,虽然在有些领域,比如对电信企业,为了改善治理结构,通过将电信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在极小范围内引入了资本多元化,但是国有控股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实际上,政府已经非常明确,将对这些垄断行业保持国家控制力,而且保持控制力的主要方式是国有控制,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垄断行业的产权改革不会有重大突破。非常有意思的是,近年来,伴随着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总体经营绩效的改善,有关国有企业的争议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曾几何时,国有企业糟糕的经营绩效是国企产权改革的主要动因,由此决定了国有企业的命运充其量是被抓大放小。但目前国有企业的强劲表现,又为垄断行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争议注入了新的谈资,一些垄断企业的过高收益甚至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于目前国有企业的强劲表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思路:一种思路是所谓的新国有企业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尤其是在转型条件下,国有企业是有效率的;而另一种思路主要基于自由主义理论,它认为,国有产权是无效的,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实际上掩盖了其不良表现。应该说,无论是基于理论还是基于实证的思辨,关于垄断行业产权改革的争议基本处于对峙的状态,还没有在本质上决出胜负,这主要是因为,现有的产权理论并没有也无法回答国有产权的问题,更不用说可靠的实证研究所面临的巨大困难。理解有关国有企业的争议,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产权理论的发展,因为尽管很多人认为,主流的私有产权理论近乎完美,很多结论已经成为常识,但必须强调的是,主流产权理论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产权的性质问题,也没有回答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国有产权的问题。实际上,正如哈特(Hart,1995)所指出的那样,现有的产权理论虽然可以完美地解释私有产权制度安排,但不能解释国有产权这种特殊的产权制度。有关私有产权和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