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89c51电子密码锁的设计.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at89c51电子密码锁的设计.doc

基于at89c51电子密码锁的设计.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23HEFEIUNIVERSITY自动化系统综合实训I设计报告题目:基于AT89C51电子密码锁的设计系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专业(班级):12自动化1班姓名(学号):闻扬洋1205031033孔令远1205031034唐龙1205031036指导教师:储忠完成时间:2015-1-1基于AT89C51电子密码锁的设计中文摘要摘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住宅与部门的安全防范、单位的文件档案、财务报表以及一些个人资料的保存多以加锁的办法来解决。若使用传统的机械式钥匙开锁,人们常需携带多把钥匙,使用极不方便,且钥匙丢失后安全性即大打折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保险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对锁的使用要求,增加其安全性,用密码代替钥匙的密码锁应运而生。密码锁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功耗低、易操作等优点。在安全技术防范领域,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电子密码锁逐渐代替传统的机械式密码锁,克服了机械式密码锁密码量少、安全性能差的缺点,使密码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大大提高一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单片机的问世,出现了带微处理器的智能密码锁,它除具有电子密码锁的功能外,还引入了智能化管理、专家分析系统等功能,从而使密码锁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应用日益广泛。随着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和科技的发展,许多电子智能锁(指纹识别、IC卡辨认)已在国内外相继面世。但是这些产品的特点是针对特定的指纹和有效卡,只能适用于保密要求的箱、柜、门等。而且指纹识识别器若在公共场所使用存在容易机械损坏,IC卡还存在容易丢失、损坏等特点。加上其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类产品的普及和推广。鉴于目前的技术水平与市场的接收程度,电子密码锁是这类电子防盗产品的主流。基于以上思路,本次设计使用ATMEL公司的AT89C51实现一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的设计,其主要具有如下功能:(1)密码通过键盘输入,若密码正确,则显示密码正确。(2)可无限次修改密码,先输入上次密码,如密码正确可再修改密码。电子密码锁的设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4×4矩阵键盘接口电路、密码锁的控制电路、输出八段显示电路。另外系统还有LED提示灯,电源部分。密码锁设计的关键问题是实现密码的输入、清除、更改等功能:(1)密码输入功能:按下一个数字键,一个“-”就显示在最右边的数码管上,同时将先前输入的所有“-”向左移动一位。(2)密码清除功能:当按下清除键时,清除前面输入的所有值,并清除所有显示。(3)开锁功能:当按下开锁键,系统将输入与密码进行检查核对,如果正确锁打开,否则不打开。主要的设计实施过程:首先,选用ATMEL公司的单片机AT89C51,以及选购其他电子元器件。第二步,使用DXP2004设计硬件电路原理图,并设计PCB图完成人工布线(后因PCB板损坏决定采用万能板焊接的方法)。第三步,使用KeiluVision3软件编写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仿真、软件调试。第四部,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模拟软、硬件调试。最后,联合软、硬件调试电路板,完成本次毕业设计。关键词:4×4矩阵键盘;AT89C51;密码锁;密码二次确认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409030669"第一部分概述PAGEREF_Toc409030669\h1HYPERLINK\l"_Toc409030670"第二部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PAGEREF_Toc409030670\h2HYPERLINK\l"_Toc409030671"第三部分硬件电路设计PAGEREF_Toc409030671\h4HYPERLINK\l"_Toc409030672"3.1键盘电路设计PAGEREF_Toc409030672\h4HYPERLINK\l"_Toc409030673"3.2LED显示电路PAGEREF_Toc409030673\h5HYPERLINK\l"_Toc409030674"3.3开锁电路PAGEREF_Toc409030674\h7HYPERLINK\l"_Toc409030675"第四部分软件设计PAGEREF_Toc409030675\h8HYPERLINK\l"_Toc409030676"4.1软件设计思路PAGEREF_Toc409030676\h8HYPERLINK\l"_Toc409030677"4.2各子程序设计PAGEREF_Toc409030677\h8HYPERLINK\l"_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