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设计方案【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学设计方案篇1学习目标:1、自由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独立读懂课文第二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来写具体的。3、在同学互相学习,质疑、解疑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自选商场的特点。一、引入你去国自选商场吗?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漫谈。二、学习课文1、出示课题2、自由朗读:(1)读准带拼音的字,读通句子(2)想想自己读懂什么?怎样把自己读懂的说给同学听?3、学生自学4、小组交流5、集体交流:把自己读懂的用一、两句话说给同学听,再要求老师把最重要的词板书下来。自选商场和别的商店有什么不同?第二、三段怎样围绕总起句写具体?6、第二段(1)货柜敞开,自由挑选提供塑料框盛放物品只见顾客不见售货员自己看说明,了解商品……7、在阅读的同时,肯定会产生一些需要老师同学帮助的地方再读课文,边读边做上记号提出问题,集体交流、帮忙。(向好伙伴、老师请教)三、指导造句1、………又……(两件事一般是接着发生)2、假如------四、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教学设计方案篇2设计意图:《称赞》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话故事。小獾清晨时还只能做出三只比较粗糙的板凳。傍晚十分,在刺猬的称赞鼓舞下,做成了一把象样的椅子。文章中有许多它们俩的对话,言语十分朴实,但每一句都非常暖人心。因此,我设计的着眼点放在这些对话上的朗读上,从读中去体会小獾和刺猬彼此间真诚的赞美,从读中去感受称赞带给人们无穷的力量和快乐,从读中学会怎样的语气适合称赞别人。最后,设计了一首小诗送给学生,一方面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复习本堂课所学的生字,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诗的韵律中再次加深对课文主题的记忆。学习目标:1、认识刺、猬、板、凳、椅五个字。会写板、椅两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由衷地称赞别人,体会称赞带给人们的力量和快乐。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2、准备刺猬、小獾的头饰以及板凳、椅子、苹果等道具。3、学生自读课文。教学流程:一、看图识字、写字,故事导入。1、课件演示刺猬、獾、椅子、板凳的图片,学习生字刺、猬、板、凳。如:(生猜谜:身体虽不大,钢针满身插,遇敌缩一团,谁来都不怕。这是谁呀?(刺猬)(出示刺猬:这是小刺猬,快和小刺猬打个招呼吧!(生:小刺猬,你好!)2、课件演示带拼音的词语刺猬、小獾、椅子、板凳。(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随机正音:轻声词刺猬、椅子;前鼻音獾;后鼻音凳。教学设计方案篇3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上堂课我们一起讨论了“今天,我们该怎样生活”这样一个话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詹姆斯?兰费蒂斯讲述的故事,故事原来的题目叫做《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通读课文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生词,朗读情况。2、重点理解“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3、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三、揭题质疑,梳理课文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读课文后的理解。四、小结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细读感悟1、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自由读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⑴“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来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真诱人的大鲈鱼:“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⑵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之处。⑶齐读第3自然段。2、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一说,这是为什么?3、读5~8自然段,思考: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