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1).doc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土木工程专业(硕士)东南大学二0一一年四月五日1.培养目标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的良好训练;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胜任土木工程项目的研究、设计、施工、管理,以及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等工作,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优秀人才。2.培养标准未来的优秀土木工程师应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本科毕业生的基础上,应在“知识、能力、人格”方面具有以下更高的要求。2.1拥有科学、技术、职业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丰富知识经过工程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学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及社会发展和相关领域科学知识。2.1.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包括:现代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社会科学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知识;自然辩证等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知识产权等法律知识。2.1.2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包括:掌握高等工程数学;了解现代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最新发展;了解其他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发展。2.1.3工具性知识熟练掌握工具性知识。包括: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好的翻译写作和听说交流能力;熟练掌握文献、信息、资料的一般检索方法及互联网检索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通用软件的应用技术和语言编程技术。2.1.4专业知识掌握宽厚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工程理论、工程技术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相近专业的知识。包括:掌握结构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发展趋势;掌握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发展趋势;掌握现代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钢结构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土木工程(如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等)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投资、建造管理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土木工程结构的全寿命分析、维护理论、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土木工程试验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土木工程的防灾减灾(包含风、地震、火灾、爆炸等灾害)的基本原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2.1.5社会发展和相关领域科学知识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包括: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建设、设计、施工、研究与开发等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熟悉建筑、城市规划、房地产、给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建筑设备、土木工程机械及交通工程、土木工程与环境的基本知识。2.2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或管理、合作交流等的能力经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学生应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具体表现在:2.2.1获取知识能力通过查阅文献、学习和交流等多种方式,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时了解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2.2.2应用知识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学会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包括: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全面了解问题;定义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提炼问题;建立模型,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等手段进行具体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2.2.3工程实践能力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胜任土木工程项目的研究、设计、施工、管理,以及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等工作。2.2.4开拓创新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开展创新性研究、创新性设计、创新性试验以及创新性开发等活动的能力,从而开发土木工程新技术和新产品。2.2.5交流、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并善于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在学科内、跨学科、多学科领域以及跨文化背景进行合作的能力;勇于挑战和接受挑战,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2.2.6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领导意识和系统性思维能力;具有组织和开展土木工程项目的研究、设计、施工、管理,以及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等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2.2.7国际视野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先进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2.3具有人文、科学与工程的综合素质经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学生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与工程综合素质,表现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