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17-18内容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掌握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特点。2.能建立圆柱的几何模型,体验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学习方法。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探索的过程,提高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发展空间观念,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角尺、直尺、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引“新”明标--引入新课,明确目标1.创设情境教师出示粉笔盒,问:“这是什么图形”?唤起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回顾,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2.揭题明标揭示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关于圆柱,你想了解它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师将问题整理后抓住关键词读、写、说并板书)二、探“新”依标--依标导学,探究新知(一)自学--发现圆柱。1.找一找: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圆柱?2.展一展:实物展示生活中的圆柱:保温杯、唇膏、电池、圆的笔筒。3.看一看、想一想:认真看课本P17,重点观察圆柱由哪些部分组成,要边看,边思考:①这个圆柱形的物体,它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有什么特征?②观察圆柱的上、下两个平面,分别是什么形状?③你觉得,两个底面有什么特征?4.说一说让学生自说说自己的思考结果,验证圆柱的上、下底面是两个大小相等的圆。5.读一读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两个面除外)叫做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二)共学--小组合作,理解圆柱1.剪一剪,量一量,议一议拿出你制作的圆柱模型,四人小组讨论:①圈:剪一剪你的圆柱模型。②量一量:量圆柱上下两个底面的半径、直径;及身高不同大小圆柱的高。③说:说一说你发现的圆柱两个底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圆柱的周围是什么形状?圆柱的高矮和什么有关系?2.展一展,评一评讲解要求:①你发现的圆柱上下两个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②圆柱周围的面(上下面底面除外)是什么形状?③圆柱的高矮和什么有关系?小结: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两个面除外)叫做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4.探究拓展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看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小结:长方形硬纸围绕木棒快速转动,可以转成一个圆柱。三、测“新”评标--达标检测,评价目标1.课本“做一做”第1题(1)指出下面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2)圆柱有几个底面?是什么形状?(3)圆柱有几个侧面,几条高?2.课本“做一做”第2题(1)图一的旋转轴在哪里?(2)图二的旋转轴在哪里?(3)为什么同一个长方形会旋转不同的圆柱呢?3.练习三第1题根据你对圆柱的理解,你能准确地判断出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柱吗?想一想为什么其他图形不是圆柱?圆柱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四、结“新”拓标--全堂总结,拓展延伸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圆柱底面2个侧面1个高一样长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2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圆柱的特征,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创设问题情境,点燃探索激情。基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理念,教学过程中通过呈现身边圆柱的体积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学习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需求。2.注重直观教学,引导合作迁移。数学理论的表述往往是抽象的,它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而引导学生从观察和分析有关具体实物入手,就比较容易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所以,教学中不但设计了通过排水法理解圆柱体积的'实验,而且还借助教具演示、课件演示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到知识的由来。3.渗透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有效地进行转化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在体会运用转化思想可以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化生疏为熟悉等作用的同时,参与数学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圆柱形实物教学过程⊙情境引入1.操作感知体积的意义。通过出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引导学生猜测:在烧杯中投入一个圆柱形物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水面升高或者水会溢出来)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预设生1:圆柱占有一定的空间。生2:圆柱占据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生3:圆柱是立体图形,它具有一定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