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美术素质评价方案第一篇:小学美术素质评价方案小学美术学科学生素质等级评价方案一、评价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要求我们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体系,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要求。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堂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积极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二、评价目的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以及不足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三、评价的方法1、基础知识以书面文字,随堂抽测为主。低年级以命题画形式出现。2、基本能力:通过口头和动手相结合,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根据《标准》的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依照年龄分成三个年龄断,即低年级(一二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然后结合本校的实际,从“学习态度(40%)”、“基础知识(10%)”、“基本技能(50%)”、“个性发展(10%)”四个方面总结评价学生成绩。评价总分为110分,“个性发展”作为加分。3、评价分四个等级:A90分以上(优秀)B75—89分(良好)C60—74(及格)D60分以下(待合格)四、具体操作:(一)学习态度1、有健康的审美情趣2、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勤奋踏实,认真有耐心。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3、积极参加各种美术活动,按时完成各种美术创作。4、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综合能力低年级1、认识平面形和组合平面形,能够运用多种工具进行简单表现。2、认识红、黄、蓝、绿、橙、紫等常用颜色,掌握平涂等着色方法。3、能够以添画、写生画、记忆画、想象画等形式表现熟悉的生活。4、能够利用简便的材料,运用撕、剪、折、染、粘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平面图形。5、能够用平面材料贴画,了解从实物拓印的表现形式。6、了解对称图形和不对称纹样的知识,能作简单的练习。7、能够运用揉、团、搓、捏、结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中年级1、欣赏与儿童接近的优秀美术作品,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2、学习线描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写生练习。3、掌握原色、间色等色彩知识,能够用毛笔等工具作调色练习。4、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通过记忆画和想象画,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5、了解简单的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制,并能进行简单的纸版画创作。6、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二方连续纹样的练习。7、能够选用简便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设计制作。高年级1、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能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进行评述。2、了解立体物的透视现象。3、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4、了解色彩对比和冷暖的知识,能够进行色彩练习和表现。5、能够进行中国画的临摹。6、了解浅显的人物比例知识和面部表情的画法。7、了解重复、渐变的平面构成知识,能够作简单的练习。8、能够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活动。9、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现方法为儿歌、故事或学生作文作插图。10、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习。美术组第二篇:美术学科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五、六年级美术学科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评价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由基础知识、造型表现、想象创新、欣赏评述、期末命题、学习态度六个方面组成的评价体系,做到课课有成绩,并以平时成绩为主的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学生的整体美术素质。基础知识25%是否能掌握浅显的造型知识和美感规律;是否理解“节奏美感”;是否了解认识中国画的常用工具、画家、作品及基本表现方法;是否掌握了传统与现代设计基础知识为依据。造型表现考察学生运用明暗知识表现立体、掌握取景方法、运用复杂的色彩知识淡彩描绘景物;创作插图、临写较难的中国画的能力;运用色彩知识、掌握色彩方法的熟练程度。工艺制作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美术字的掌握情况、运用雕塑知识的能力以及平面构成的设计、制作能力。想象创新20%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形象思维能力、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丰富多彩的想象能力。欣赏评述20%学生在认识能力、感悟能力上比中年级学生都强。考察学生能不能欣赏中外优秀美术、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能不能欣赏认识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内容、多种表现为依据。期末命题35%考察学生是否在美术探究和创新兴趣方面得到培养、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熏陶,能否用不同视觉观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