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优化训练14.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2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点优化训练14.doc

考点优化训练14.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1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提出“四大自由”:“在我们力图保持安宁的今后的日子里,我们盼望有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的世界。第一是言论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二是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崇奉上帝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三是不虞匮乏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可以使每个国家保证其居民过上健康的和平时期生活的经济谅解——遍及世界各地。第四是不虞恐惧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世界范围的裁军,并使之如此全面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任何国家都不会出于能对别国采取有形侵略行为的地位——遍及世界各地。”——摘自《罗斯福选集》材料二1945年10月9日,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摘自《中共党史参考资料》(1)指出罗斯福强调“不虞匮乏的自由”和“不虞恐惧的自由”的时代背景。(2)指出毛泽东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解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解析:本题以罗斯福新政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说明能力。回答第(1)问要注意在此之前出现的导致“匮乏”和“恐惧”的事件,与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和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联系起来;回答第(2)问要注意毛泽东发表上述观点的时间是1945年10月9日,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重庆谈判正在进行。答案:(1)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世界人民奋起反抗法西斯侵略。(2)历史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国共重庆谈判。意义:有利于建立统一战线,团结国内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并取得国际支持;有利于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和平建国的目标。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先生,商讨国家大计。毛先生于8月28日应邀来渝,进见蒋主席,曾作多次会谈;同时双方各派出代表,政府方面为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四先生,中共方面为周恩来、王若飞两先生。在友好和谐的空气中,进行商谈,获得下列之结果,并仍将在互信互让之基础上,继续商谈,求得圆满之解决。——《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材料二关于和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举行和平谈判事宜,中共中央本日决定:(一)谈判开始时间:四月一日。(二)谈判地点:北平。(三)派周恩来、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为代表,周恩来为首席代表,与南京方面的代表团举行谈判,按照一月十四日毛泽东主席对时局的声明及其所提八项条件以为双方谈判的基础。(四)将上列各项经广播电台即日通知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按上述时间地点,派遣其代表团,携带为八项条件所需的必要材料,以利举行谈判。——《中共中央关于和南京国民党政府举行和平谈判事宜的决定》(1949年3月26日)请回答:(1)这两次谈判是在什么情况下举行的?谈判结果怎样?(2)国民党要求谈判,又拒不履行协议,为什么?解析:第(1)问注意联系两次谈判不同的背景即抗战胜利、三大战役胜利的形势进行分析;第(2)问结合国民党谈判的真实目的即缓兵之计分析解答即可。答案:(1)重庆谈判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还未准备好发动内战的情况下举行的,实际上是假和平谈判。为争取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北平谈判是在三大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准备渡江南下解放全中国的形势下,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在八项条件的基础上,国共代表进行谈判,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遭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拒绝。(2)国民党要求的谈判是假谈判,是缓兵之计。重庆谈判,蒋介石是为了争取时间准备内战。北平谈判,蒋介石是为了重新编练军队,准备卷土重来,李宗仁想与中国共产党划长江而治,他们达不到目的就撕毁协议。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将尽力和蒋主席合作,以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1945年9月27日毛泽东答路透社记者问材料二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方针下,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现三民主义的方针下,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的演说材料三双方又认同蒋主席所倡导之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材料四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蒋介石做伪总统,就是他快要上断头台的预兆。打到南京去,活捉伪总统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