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华喦16821756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等,福建汀洲人。生于清初,最擅花鸟画。若论知名度他似乎不及同朝的郑燮、恽南田等。他的花鸟画取材广泛,四君子三友之类的较少,此外的杂花野草数量颇多。用笔多是兼工带写,不是宋工笔的浓丽,也不是徐.郑的抑郁孤愤。大凡好的东西总叫人回味无究,华喦的花鸟画就是一例。最记得他的《梅花黄鸟图》。画上只有一枝梅一只鸟,梅枝从上斜插而下,一只黄鸟正展起双翅,倏地穿过梅枝。右上方题句是“隔座传春意,穿梅送晓声”,整个画面简洁却极俱诗意,让人耳目一新,无限暇思。他的花鸟画通常都是简枝疏花,鸟雀活泼生动,生趣盎然,表现出画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薛永年说他的画“以生趣胜”正是。而且画面上多题有诗句,除了上面说《梅花黄鸟图》还有许多,如《蔷薇山鸟图》中“花气晴薰日,鸟声娇战春”,《题稻头小雀》中“稻头赚得三秋息,分取馀香啖雀儿”,也有感喟的诗句如《风竹图》中“山人写竹不加思,大叶长竿信笔为。但恐吟堂霜月夜,老鸦来踏受风枝”,等等。诗意平淡真切,生活气息浓厚,画龙点睛。也反映了作者最真实的生活感受和生活情趣。齐白石的画与其有相似之处。华喦的花鸟画有趣味,花草不多却四时皆有,姿态万千,一画一景,对禽鸟瞬间姿态的刻画细腻准确,极为生动传神,这些都能让人感受到画家对画对生活所倾注的热情,观众被画感染的同时,往往也引发出自身对生活的向往之情。前人也说华喦画中景物极有“物趣”,我想是画家将客观的景物和主观的情趣,通过创造意识融合在一起,和谐统一,相得益彰,而显得格外天真自然、意趣悠长,雅俗共赏。入画册共十页,每页纵19厘米、横38.5厘米,纸本设色。原藏潘季彤“听帆楼”,后流失在外,又被季彤之孙潘宝镄购回,藏潘宝鐄“望琼仙馆”。“听帆楼”为潘季彤藏书画楼。潘正炜,字季彤,以字行名,清嘉道间广东番禺人,曾任观察使。一生酷爱书画收藏,著有《听帆楼书画记》五卷及续二卷。孙潘宝镄,光绪二年(1876年)二甲进土,仍喜书画收藏,藏画楼曰“望琼仙馆”。《新罗山入画册》除山人印章外,另有不少收藏鉴赏章,其中有孙毓汶“莱山真赏”、“归于迟盦”等收藏鉴赏章。孙毓汶(1833-1899年),字莱山,山东济宁人,咸丰进土,光绪五年升为内阁学土,官至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喜好文物收藏。甲午战后,以病告休。《画册》十页,分别为首页,题名“新罗山人画册”,署“听帆楼故物孙宝鐄购得谨藏”,钤“藏之望琼仙馆”朱印。第二页,为六语一律“谢惠连诗”,谢惠连(397-443年)南朝刘宋文学家、诗人。署“戊子初夏望琼仙馆主人识”,钤“宝鐄”朱印。第三页,为人物生活画,题五言诗“林薄杏平莽,山泽秘幽清。露气苏蒙鬰,青蜩壮哦声。豁斋启蓬壁,浏湎通空明。休驾欣所佚,居默恂保贞。但遣心齐物,物齐苟达生”。钤华嵒“巖穴之土”及“归于迟盦”“望琼仙馆”、“季彤心赏”等收藏朱印。第四页,题“借汝柔枝以寄嘉休。”钤华嵒“巖穴之士”及“望琼仙馆”等收藏朱印。第五页,无题。画山水小景,钤华嵒“巖穴之士”及“就蠖ā薄ⅰ爸?兰味斋林氏庆堂藏”等收藏朱印。第六页,题“霜翮恋寒枝”。钤华嵒“巖穴之士”及“芝兰味斋林氏庆堂藏”等收藏朱印。第七页,无题。画人物故事,署“新罗山人华嵒写”。钤华嵒“巖穴之士”及“潘氏季彤珍藏”、“潘宝钟图书记”等收藏朱印。第八页,题“秋林闲听”。钤华嵒“巖穴之士”及“望琼仙馆”等收藏朱印。第九页,题“常闻禀龙性,固与白波便”。钤华嵒“巖穴之士”及“某堂审定逸品”、“听风楼藏”等收藏朱印。第十页,题“沙路归来闻好语”。钤华嵒“巖穴之士”及“莱山真赏”、“宝鐄”等收藏朱印。华嵒(1682-1756年),字德嵩,又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福建上杭上(上杭古为新罗地,他流寓异乡,为了不忘桑梓,取号新罗)。出身贫寒,早年做过造纸工,后来流寓到当时经济、文化较发达的扬州,以卖画为生。71岁时定居杭州,以后便在那里度过晚年。华嵒一生留下的绘画作品甚多,经考察有关作品,如《华嵒花鸟册》、《华嵒杂画册》、《画苑掇英》、《新罗山人画册精品》、《唐宋元明清名画集》、《新罗山人山水人物册》、《历代画目著录》及《唐宋元明清画家图录》等,大小各画所钤之印大多为“秋岳”、“华嵒”、“新罗山人”、“华嵒之印”、“布衣生”、“离垢”等,只有较晚一幅无年款画钤“巖穴之土”。《梦园书画录》载他自题称:“仆居闽乡时,常放游山水”,因自称“巖穴之士”。这件《新罗山入画册》,每页画上均钤有“巖穴之士”朱印,是华嵒较晚期的作品,而且在所见到的画册及收藏著录中,皆无此《画册》踪迹,应是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