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下 第12单元 第31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雨巷****彦峰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下 第12单元 第31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

2022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下第12单元第31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31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一、经济危机的影响1.在亚洲,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2.在欧洲,经济大危机使德国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经济落入低谷,社会各阶层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法西斯主义(1)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2)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2.法西斯主义组织的建立意大利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德国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日本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3.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亚洲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欧洲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三、英法的绥靖政策1.表现: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2.影响: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图解历史】经济危机后各国的发展道路德日成为战争策源地的共同原因(1)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制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受到华盛顿体系的压制。(2)历史传统: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日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3)经济实力:德、日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面对经济危机,只有更多地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才能使经济复苏。(4)政治危机:由经济危机导致的政治危机空前严重,同时,德国纳粹党已羽翼丰满,日本军部成为法西斯势力的大本营,德、日企图通过战争转嫁国内矛盾。绥靖政策(1)概念: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2)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他们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欲望,避免自己卷入战争,同时企图祸水东引,把矛头指向苏联。(3)影响:使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公然受到鼓励,助长了希特勒发动战争的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法国败降,英国坚持抵抗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多角度认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从必然性看(1)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了威胁,西方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均要求联合行动(2)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联盟的形成从影响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政治、经济、军事的同盟,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对于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从启示看联盟中具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因此联盟内也充满着矛盾和冲突,但联合的趋势始终占主导地位。说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作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一、雅尔塔体系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2.主要内容(1)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2)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3)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4)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5)成立联合国。3.评价(1)积极: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2)局限性:它也是大国相互妥协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