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嗥叫”的情感?人类----从眼前利益考虑“我”的认识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影片《与狼共舞》是好莱坞明星凯文·科斯特纳执导并主演的。曾荣获第六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音乐等七项大奖。影片以第一人称记事的手法,讲述了美国的印地安人,为了祖辈生活的领土不受外敌侵犯,期望过一种平安宁静的生活而与其它种族之间产生的冲突与博杀。英雄邓巴中尉骑着战争中奖给的战马“西斯科”来到了神奇的西部,大草原的壮丽美景深深吸引了他,他决定留在渺无人烟的大草原。在荒芜人烟的大草原上,寂寞和孤独是难免的,不确定的侵扰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生命在每一刻都显得极其珍贵。邓巴以记日志的方式记录下对大草原的感受和期盼政府军来支援的迫切心情,用坚定的信念维系着生存的动力,在这里他和一只孤独的野狼成为朋友,并给它取名“双袜”。裹兽皮插翎毛的西部印地安人,为了保全祖辈生活的领土不被侵略,不惜流血牺牲和外族抗衡。他们平静单调的生活与质朴纯真的个性让孤独失望中的邓巴中尉改变了对印第安人最初的观念。他决定放弃对政府的信任而选择印地安人的生活方式。在邓巴告诉“踢鸟”将有更多的白人来侵犯印地安人的时候,族长“十熊”决定带领族人继续迁移,就在他们即将离开的前夕,邓巴想起自己的日志,他决定回去取。可是,他远远看到有一大群白人士兵占领了要塞,他们野蛮地开枪打死了邓巴的战马,打伤了邓巴并把他带回去审问为什么要叛国,邓巴向他们解释事情的原委,他是被派来驻守边防的。然而,蛮横的士兵露出狰狞的面孔对邓巴百般折磨。后来,邓巴告诉他们他是与狼共舞,他不屑回答他们的问题。在少校决定把他带回美国进行绞死的途中遇到和邓巴在草原上嬉戏的狼,士兵们举枪射击,狼躲避子弹徘徊在草原上不愿离去。人心的泯灭在此刻突显,和影片的主旨相映衬,影片情节因此而达到了高潮,揭露了生活在文明社会里的人有时比自然界的动物还要凶残,还要冷血,还要无情。印第安人救回了邓巴。而邓巴为了苏族人的安全决定和妻子离开,苏族人依依惜别目送他们远去……整个故事给人们留下深深的感触,和平的社会环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的重要,地球是属于万物的,没有哪一物种能够独自享有,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应该和平共处,相惜相容。可是因为人的自私、贪婪与永不满足又给弱者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不可忘却的灾难。在逆境中,野兽都能和人和平共处产生感情,而作为有着高级动物称谓的人类却在自相残杀,毁坏自然,毁坏别人安宁的家园,致使同是地球上的其它弱势种族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印地安人的历史文化,原始生活习性在多年后的今天才被安居乐业的人们所重视。为什么人类总是在失去时才怀念起一些有价值的事物,一些被遗忘的东西,一些本该和大家在共同拥有的地球上安居乐业的弱势群体呢?如果人类不能像山那样思考,这世界会怎样?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水污染沙尘暴,你让我还能活多久?等待猎杀的海豹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日本]谷川俊太郎作者简介:“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乡年鉴》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沙乡年鉴》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1994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9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2001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03水——二十亿人民之所系2004海洋存亡匹夫有责2005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2006沙漠和荒漠化——莫使荒地变沙漠当天空不再是蔚蓝,看不到朵朵洁白的云朵;当大海不再澎湃,见不到鱼儿畅游碧水中;当小鸟不再歌唱,听不到婉转动听的鸣叫;当春天永不再来,鲜花不再绽放娇艳的笑脸......当蔚蓝色的星球—地球,我们人类的母亲再无力承担她的儿女们的伤害时,迎接我们的又将会是什么呢?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你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