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单元主题推进备课.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单元主题推进备课.pdf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单元主题推进备课.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景新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推进课时备课设计课题第一单元课型复习课时12序号12一、单元内容介绍: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自然奇观。本单元包含的内容为:四篇课文(1.观潮;2.走月亮;3.现代诗二首;4.繁星)、一个口语交际(内容为我们与环境)、一篇习作(内容为推荐一个好地方)和一个语文园地。二、学习内容分析:(一)识字与写字:1.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一类字为:潮据堤阔盼滚顿逐渐堵犹崩震雾余淘牵鹅卵坑洼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其中学生的易错字为逐、稻、俗易混字为:填(和镇混淆)、据(和锯混淆)2.本单元学生应认读的二类字为: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鹅卵俗跃穗镀硬烁巢苇罗眠霸占昧坠怀学习其中学生容易读错的字为霎,容易和刹那的刹混淆(二)阅读:内容1.在阅读中学生应理解的词语为:人声鼎沸、齐头并进、漫天卷地、风号浪吼、驮、妆、半明半昧、摇分析摇欲坠2.本单元重点学习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观潮:时间顺序(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繁星:时间顺序(从前,三年前,如今在海上)3.本单元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所呈现的文章主要表达的是自然之美。所以在阅读中要做到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为了更好地表现自然之美,作者在写文章时运用到了多种修辞方法及表达方法,具体分析如下:《观潮》运用的修辞方法为:比喻、拟人运用到的表达方法: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相结合《走月亮》运用的修辞方法为:比喻、拟人运用到的表达方法:反复;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相结合《现代诗二首》运用的修辞方法为:夸张、拟人《繁星》运用的修辞方法为:设问、比喻、拟人运用到的表达方法: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相结合(三)习作:本单元的习作内容为推荐一个好地方。在习作中要体现推荐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在哪里?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写出推荐的理由,吸引大家去看。为了使写出的文章生动,注意本单元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的运用。(四)口语交际:根据单元口语交际内容分析(若本单元没有口语交际,可不分析)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我们与环境》。围绕此内容师生、生生间交流的话题为:a.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b.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并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以完成《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这一目标。(五)综合性学习:能搜集与本单元课文学习相关的资料,并与同学共同讨论。三、关系建构:选编的4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和阿妈走月亮欣赏到的月下迷人的景色,秋晚的江上和在草地上玩耍的花牛以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到的繁星。除了4篇课文以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环境问题和好地方;“日积月累”《鹿柴》中描写的山中景色。安排的4篇课文是为了写做准备。在课文学习中学生学到的按顺序介绍景物以及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及把看到和想象相结合为了做了充分的铺垫。而习作中的推荐好地方正好是前面语文要素的有效巩固。四、资源拓展:1.《主题丛书》1、区要求背诵古诗的古诗前四首、《汉江临眺》、《浪淘沙》(其一)(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课标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分析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三)习作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