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说课第一篇:说课《去年的树》说课稿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说课的课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三组中的第11课《去年的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评价等六个方面做简单的说明。一、说教材《去年的树》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组第11课。它与《巨人的花园》《小木偶的故事》《幸福是什么》组成“中外童话”单元,其目的是让四年级的孩子“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文章讲述的是一只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相约第二年相见,可是第二年的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好朋友树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课文通过小鸟和树、树根、大门以及小女孩这四组对话,告诉我们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全文情深意浓,带着淡淡的伤感,赞美了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字里行间也在警醒着人们:要保护环境。二、说学情进入第二学段,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对童话的阅读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很容易联想到环保的主题,而对于课文展示的小鸟的执着追寻、对诺言的尊重、对友情的珍爱往往不容易把握。尤其是从小鸟的四次对话中,感悟“信守诺言,珍爱友情”需要深入启发引导,帮助他们在平淡的语言中体会深挚透明的美。三、说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感情。2.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3.通过多角度的对话,体会童话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四、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多层次的朗读中,体会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情。2.难点:朗读体悟课文中的情感,体味课文蕴含的人文内涵。重难点的突破:本课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的主要学习任务是集中识字。第二课时重心放在突破本课重难点。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包括:抓住重点词语朗读、带上感受自由读、同桌之间自由读、配上音乐动情读等形式,以突出本课的重点。让学生充分体会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情。五、说教学方法教学本课我将采用引导发现与主体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适时的点拨引导,理解文本的内涵;巧妙的拓展延伸,深化情感体验。学习时,采用课前自学尝试、课上自读感悟、小组角色体验、全班合作交流等学习策略,注重学生与文本、读者与作者,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及生成,共享愉悦的教学过程,努力营造和谐的对话环境,激发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刻理解。六、说教学过程本课课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一)设悬导入,揭示课题在课前我将运用课件出示五幅图片,并说:同学们,大家都认识黑板上的五样事物吗?同学们能想象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在一位日本作家的笔下,他们组成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这节课,请同学们和老师一齐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去年的树》(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在此部分中,我将要求学生多形式朗读课文,如齐读,自由读,小组读,借此了解课文大意,并通过阅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作标记。此环节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演读课文,体会感情此部分既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我将引导学生通过找出文中的对话,并通过多种方式演读对话,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我将此部分按照鸟寻树的足迹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树、树根、门、火柴和火。在每个环节中,我都会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仔细分析小鸟的心情。然后,我将会提出小鸟一路艰辛地寻找大树,从未想过放弃,体现了小鸟和大树之间的什么感情呢?小鸟一直都找不到大树,大树究竟去哪里了呢?如何世界上所有的大树都不见了,那将会怎么样呢?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呢?此部分主要运用了苏格拉底的诱导式教学法突出本文的友谊主题和环保主题。(四)引导想象,补充对话出示图片,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请学生想象成小鸟,这时候有什么话想说,先小组内说,在派代表说。此部分运用了角色扮演法和小组讨论法,让学生真切感受课文感情。(五)回归课题,升华主题在此部分,我将出示课前的图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升华主题。此部分运用了看图说话的方法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同时总结课文。七、说教学评价这一课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老师评学生、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以激励为主。在指导朗读部分以老师评为主,学生互评、自评为辅,通过老师及时的激励评价点燃学生的朗读情感,通过学生的互评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提供平台。在体悟启示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小组讨论,小组间互评,学会倾听、学会赞扬。在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上通过课堂观察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课堂观察主要包括观察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