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转录与转录因子(一).转录所需的结构组件顺式反式(二).转录因子:1.概念:又称为反式作用因子,是能够与真核基因启动子区域中顺式作用元件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的DNA结合蛋白,通过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相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激活或抑制转录。2.结构:一般由DNA结合区、转录调控区、寡聚化位点以及核定位信号四个功能区域组成。①DNA结合区:指转录因子识别DNA顺式作用元件并与之结合的一段氨基酸序列。常见的DNA结合区及其结构特征:②转录调控区转录激活区:转录抑制区:③核定位信号区:转录因子中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残基的核定位区域,转录因子进入细胞核的过程受该区段控制;④寡聚化位点:不同转录因子借以发生相互作用的功能域。(三)转录因子的表达、活性及调控作用:1.编码转录因子的表达受细胞发育、外界环境等因素的调节;2.转录因子的活性受转译后修饰、在细胞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3.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对各种环境、组织和发育信号作出反应,这就要求对各种功能基因的表达进行精确的调控。而转录因子在基因的表达调控中起关键作用。二.酿酒酵母中的转录调控网络(一)研究方法:全基因组位点分析,又称为全基因组结合分析(genome-widelocationanalysisorgenome-widebindinganalysis)。1.步骤:甲醛固定细胞,收集,超声裂解细胞→用特异的抗体进行免疫沉淀以富集与某一蛋白交联的DNA片段→去除交联,用连接介导的多聚酶链式反应(ligation-mediat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LM-PCR)扩增富集的DNA并用荧光染料(Cy5,红色)标记,未被免疫沉淀富集的DNA在另一荧光染料(Cy3,绿色)存在的情况下进行LM-PCR→与含所有酵母基因间序列的单个DNA微阵列杂交。(Fordetails,pleasefindatthefollowingtwowebsites: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290/5500/2309/DC1;http://web.wi.mit.edu/young/location.)图1:酵母全基因组位点分析方法2.结果处理:single-arrayerrormodel.对杂交结果进行光密度扫描→得到相对结合比率,用single-arrayerrormodel去除噪声,计算其置信值→三次独立试验结果经加权平均处理得到该蛋白与微阵列上的每一序列的结合能力。图2:全基因组位点分布鉴别方法3.确定P值的阈值范围:图3:P值对调控因子-启动子相互作用频率的影响特点:可以鉴别由一个细胞的基因组编码的每一个转录因子在体内结合的一系列的目标基因。但需要获得一个物种的全基因序列,特别是调控序列。(二)结果1.转录调节因子与启动子的相互作用方式图4:转录调节因子在整个基因组的分布2.网络组件特点:1.真核生物中所占比例较小,而在原核生物中尚未发现。2.使得反馈控制成为可能,而且能够产生生物稳定系统,该系统可以在两种相互变化的状态间进行转换。特点:1.该种调节方式在酵母转录调控网络的进化中是非常有用的。2.作为一种对持续输入而非暂时输入敏感性的开关。它可以作为一种时间机制对某一过程进行控制。它可能还提供了一种多步骤的超敏感性的形式。特点:对于协调某一生物功能中各个分离单元的协同表达是非常有用的。特点:可以协调在许多生长条件下的基因表达。特点:酵母的调节因子大多是以这种方式发生作用的,多见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它可以使得顺序的转录事件在时间上前后继起。3.网络组件组装成为转录网络(1)方法:将全基因组位点分析数据与基因表达结果结合起来。(2)实例:细胞周期的调控网络。目的:Ourgoalwastodeterminewhetherthecomputationalapproachwouldconstructtheregulatorylogicofthecellcyclefromthelocationandexpressiondatawhithoutpreviousknowledgeoftheregulatorsinvolved.图5:细胞周期的转录调控网络4.细胞复杂生理及代谢过程的协调图6:转录因子与编码其它转录因子基因结合所形成的复杂网络结论:1.本研究鉴别了在酵母中具有不同调控能力的调控网络单元,表明酵母在进化过程中选择性地形成了不同的调控机制与策略;2.在对调节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