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货物贸易的多边协议[1].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157 大小:2.8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四章 货物贸易的多边协议[1].ppt

第四章货物贸易的多边协议[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货物贸易的多边协议第一节反倾销协议国外对华反倾销概况专题讲座—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和对策1.国外对华反倾销的主要特征自1979年6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首次投诉倾销以来,无论是在立案数还是调查数上,欧盟始终居于各国之首。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1995年—2006年6月,美国共发动各类反倾销调查案366起,成为仅次于印度(448起)的第二大反倾销立案最多的国家。在中国遭到的反倾销问题中,美国是世界上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自1980年美国对华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以来,美国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占美国反倾销案件总数的10.2%。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统计,1980年—2006年10月,美国发起对外反倾销调查共计1106起,其中对华反倾销调查共计111起。在所有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案中,涉案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大案共有10起,最高的为木制卧室家具案,为9.58亿美元,在美国前十大反倾销涉案调查案中位居第四。1.2反倾销具有连锁效应,涉案金额日趋增大许多国家对于本国企业的对外反倾销活动常采取鼓励和支持态度,助长了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气焰,一件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案常引发进口国其他生产商也纷纷对我国产品提出反倾销投诉,希望利用反倾销手段以达到限制进口我国产品的目的。如美国1994年从一个小小的大蒜案开始,相继对我国出口美国的蜂蜜、自行车、蘑菇罐头、靛蓝等提起反倾销诉讼,直接影响我国对美出口额高达3亿美元。另一方面,当我国某一商品在一国遭到反倾销投诉后,其他国家担心我国产品在被挤出申诉方所在国后会大量涌入本国市场,往往采用所谓“预防性”反倾销手段,从而使我国产品在一国遭受反倾销调查后,相继在其他一系列国家被投诉。在80年代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中,没有一件涉案金额超过1亿美元,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也不足10件。进入90年代以来,涉案金额日趋增大。超过1000万美元的案件高达数几十起,仅欧盟就占24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人造刚玉案7000万美元,塑料编织袋案4884万美元,圆锥滚子轴承案1500万美元等。超过1亿美元金额的案件已达15起,其中欧盟独占9起。1.3涉及的产品范围趋大,指向性强90年代以来,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涉及的产品范围呈大规模扩张的趋势,已从最初的五矿、化工类初级产品迅速扩大到轻纺、机电、土畜、医保等商品。有资料显示,在过去20多年来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中,近1/3是五矿化工产品类。最近几年,外国对华反倾销的重点开始转向我国出口势头高的大宗出口商品,如彩电、自行车、微波炉、鞋类、棉布和箱包等。以欧盟为例,1979年至1989年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中,五矿、化工类初级产品占70%;1989年至1999年该比例降至41.7%;而同期棉坯布、鞋类、旅行箱包、手提包等轻纺类产品从13%上升至37.5%;自行车、彩电等机电类产品从8.7%升至10.4%。1.4反倾销税率高,危害性严重各国在对华反倾销税的确定上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征收幅度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几百。如美国1994年对我国出口的大蒜征收378.67%的平均反倾销税率;1993年12月墨西哥甚至对我国出口的鞋类征收高达1105%的反倾销税率。2.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2.2国际经济贸易总体形势不景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经济普遍不景气,经济增长率低,失业率居高不下,从而也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缓慢发展。他们为保护本国产品的国内市场和考虑到某些政治利益,频繁运用反倾销措施来限制外国产品进入。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较快,出口产品种类多、数量大,在成本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维持对较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贸易顺差,于是就成为反倾销的主要对象之一。2.3反倾销协议中存在一些不利于中国的不合理条款,尤其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歧视性条款使中国处于不利地位根据中国入世承诺,中国入世后15年内,世贸组织其他成员有权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美国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欧盟立法将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名单中剔除了,但是又把中国列为“转型经济国家”。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其国内正常价值需与某个替代国价格相比,以此确定是否构成倾销,而选择替代国的权利仍在进口国一方,出于胜诉和维护本国产业的目的,进口国无疑会选择于己方有利的替代国。在一起对中国产蘑菇的反倾销调查中,美国商务部选用印度尼西亚为中国的“替代国”。印尼的蘑菇是在空调条件下生长的。中国的蘑菇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但是,美国商务部拒绝从印尼的生产成本中扣除空调费用,因而裁定中国蘑菇倾销。2.4我国对出口秩序监管不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在这一进程中,出口秩序遭到一定的破坏,各部门、地方和企业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争取出口创汇,盲目地向外出口,竞相压价,降低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