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讲解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讲解学习教案.ppt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讲解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能源(néngyuán)管理体系标准讲解能源(néngyuán)管理体系运行模式过程(guòchéng)控制管理(guǎnlǐ)承诺能源管理体系应遵守的法律法规:由政府部门(包括国际、国家和地方)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并与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各种文件和要求。法律、法规1)法规,包括条例和规章;2)法令和指令(zhǐlìng);3)许可、各种执照或其他形式的授权;4)相关部门发布的规定/要求;5)司法或行政裁决;6)条约、公约和议定书;标准1)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2)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其他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和自身需求,自愿遵守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外的,适合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因素的要求。通常这些要求包括:1)与政府机构的协定(xiédìng);2)与顾客的协议;3)非法规性指南(如节能产品认证制度、能效标识制度、能源审计制度、高耗能产品淘汰制度等);4)自愿性原则和工作规范;5)自愿性节能认证与产品承诺;6)行业协会的要求;7)与非政府企业的协议;8)企业或其上级企业对公众的承诺;9)本单位的要求。能源因素能源管理体系中可以控制的,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目的的(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因素。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duōɡè)程序,用于能源因素的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是能源管理的一部分。能源方针、策划、目标指标、运行控制、监视测量与评价等都与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有关,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能源(néngyuán)因素能源(néngyuán)目标能源(néngyuán)目标是公司所要实现的降低能源(néngyuán)消耗、提高能源(néngyuán)利用效率的总体要求,也可以称作公司的能源(néngyuán)总目标。如持续有效地降低能源(néngyuán)消耗、提高能源(néngyuán)利用效率,实现国家规定的“十二五”目标并超过同行业能源(néngyuán)利用先进水平。部分目标:1)在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能源(néngyuán)成本降低%;2)在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能源(néngyuán)效率提高%;3)寿命周期能源(néngyuán)成本降低%;目标(mùbiāo)与指标目标(mùbiāo)与指标目标(mùbiāo)与指标方案制定:1)能源管理方案应针对具体部门和层次。对于一项能源指标,可根据需要制定一项或多项管理方案:1)针对方针的每一项承诺,确定与之相对应的每一项目标与指标;2)建立一个或多个方案实现每一项目标与指标;3)确定具体的绩效指标和实施措施以实现每一个方案;2)制定能源管理方案时,考虑的角度将随不同对象的性质而异,例如对于那些旧的流程设备和设施,重点放在改造和提高设备效率上。对于新的项目和活动,重点放在策划、设计、采购、测试和运行上,因为可能有新的能源因素产生,甚至能源目标和指标也可能随时调整(tiáozhěng);3)制定能源管理方案时,不仅要考虑正常运行情况,还要考虑具有风险的异常情况;4)对能源管理方案实施过程及其实施结果应进行适时评价,求得不断改进和修正,以确保能源管理方案的有效性;5)应将能源管理方案形成文件。能源管理体系所需五种资源1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员(rényuán)及管理团队;2节能产品/设备、设施;3配备所需能源计量器具与监测装置;4节能实践与技术、方法;5资金支持。设备、设施配置与控制1、根据产品和服务的特点、性质及规模合理配置适宜的节能设备,包括选用高效节能型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如各种电动机、风机、泵、压缩机、气体分离设备、电力变压器等。2、生产和服务过程使用的设备,应达到国家相关的节能与经济运行要求。3、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是降低设备能耗、提高设备管理与维修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企业应对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的方法、要求作具体(jùtǐ)规定,对测点、部位、仪器、周期等进行具体(jùtǐ)规范。对列入淘汰范围的高耗能设备,不准转让使用。4、在使用过程中应有计划地维护设备,以使它们保持规定的运行能力。确保设备节能与正常运转,实现计划维修向状态维修的转变,提高设备的经济运行指标。能源管理资源(zīyuán)能源管理资源(zīyuán)人员培训人员培训c)、明确工作程序的内容1)明确岗位工作内容及程序要求;2)明确信息交流及报告路径;3)明了违背工作程序的影响后果等。5.2.3培训管理:公司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范围、培训层次、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时间进度、培训教材和教师(jiàoshī)等具体事项。培训的方式可以多样,还应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和验证,可以通过考试、面试、实际操作等方式检查培训效果是否达到了培训计划所规定的目标等。建立和保持员工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