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跨文化管理公司的文化建设——技研新阳企业文化实践案例普智经盛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如何管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下的组织和人员,已经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技研新阳(以下简称新阳),作为日本爱电集团在华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总经理郭文英认识到:100人的管理,可以依靠核心团队的身体力行;1000人的管理可以依靠制度;而10000人的管理则只能靠文化。在此背景下,普智经盛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协助技研新阳有限公司进行了企业文化体系的重塑和系统化实施方案的导入,为跨文化管理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了标杆。一、跨文化管理企业的文化困惑自94年至今短短10多年的时间,新阳从当初的300多人的公司迅速发展到今天人员规模过万、年收入达数十亿的企业,并成为松下、东芝、索尼、兄弟、理光、柯尼卡美能达等几十家电子行业巨头和世界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的大型日资企业。但在经历了一段持续的高速增长和发展后,新阳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急剧变化,由于原有的优秀文化没有进行提炼和很好的继承,新的文化因素没有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使得企业文化不仅没能成为指引企业前进的动力,反而滞后于企业发展,并正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阻力。1、文化冲突作为一家全面实施本土化管理的日资企业,新阳从管理层到基层的员工基本都是本土化的中国人,因而无论从管理的风格、员工的普遍价值观上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作为一家全日资代加工企业,一家主要供应商和客户都来自日本的企业,新阳企业文化的形成又不可避免的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虽然同属于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两种民族文化,日本管理文化与中国管理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员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人所固有的灵活、应变与日本人的严谨、执着往往会使得他们对于同一件事情产生完全相反的判断,进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且这些矛盾和冲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增大。2、文化变革随着新阳战略变革的加快,新阳正由爱电集团下属一个的单纯的代加工生产厂向一个集研发、营销为一体的代加工制造商的转变。公司战略的变革使得原有的人力资源体系及旧有的企业文化难于支撑公司新一轮的发展和变化。由此以创新为代表的研发理念和以激情为代表的营销理念需要在新的企业文化理念中得以补充和完善,以使得企业文化真正成为支撑企业战略变革有力武器,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尽管经过10多年的飞速发展,新阳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在这10多年中,电子代加工行业更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依靠质量取胜的企业理念已经不足以支撑企业更进一步的发展。行业发展的关注点已经从质量取胜逐渐向以质量为根基,以效率和成本为保障的方向发展,由此,新阳企业战略的发展必须是符合行业发展潮流,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必须随企业战略的变革而变化。3、文化衰退在新阳的创业初期,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工艺和流程的改进上,对于企业文化的关注不够,这就直接导致了新阳在创业阶段所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的衰退。此外,随着企业人数和规模的迅速增大,80后员工的大量加入,外来文化与公司固有文化之间的冲突加剧,在公司固有文化没有进行很好的提炼和继承的情况下,外来文化的进入进一步加剧了原有优秀文化的衰退。二、跨文化管理企业的文化提炼新阳跨文化管理的特点及所面临的较为复杂的战略环境决定了新阳在进行文化提炼的时候不能只是单纯的对新阳原有的文化进行传承,还需要从中日民族文化特征及新阳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中进行综合的探索和提炼。1、继承优秀的中日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思维意识和行为模式,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于具备中、日跨文化管理特征的新阳而言,融合两种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将日本文化中的敬业、执着、团队意识等融入现有的文化理念体系,以解决现有的文化冲突,实现中、日文化有机的融合是文化提炼的首要任务。2、传承已有的新阳优秀文化文化的提炼首先是传承已有的优秀文化。在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阳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文化理念,如:付出先行、关爱、客户第一、质量取胜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由此,深入挖掘新阳已有的优秀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的现实情况赋予其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提炼的工作重点。3、补充战略发展需要的文化目标带动战略,战略驱动文化。企业必须确立目标,进而达成目标,达成目标需要战略支持,战略支持需要信念引导。基于此,我们对新阳企业文化的提炼,在传承原有文化,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补充和强化未来发展需要的文化要素,如:创新、成本、效率理念等,以使得新的文化体系能为战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三、跨文化管理企业的文化落地1、文化管理化,把支部建设到班组上作为组织中最小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