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八年级物理教案(通用12篇)适时更新和改进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教案中的课堂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互动性。范文的内容和形式各异,可以满足不同教学需求和教学特点。八年级物理教案篇一3,记录数据要如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主要使学生在动手中学到知识,并强调实验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第二节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1,引入新课介绍实验室的规则,说明物理实验应当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学的实验态度.2,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第二节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1,引入新课介绍实验室的规则,说明物理实验应当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学的实验态度.2,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有时间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地图上的一段铁路的长度等,介绍替带法等.3,实验表格设计(单位:cm)作业本长作业本宽课本长课本宽线圈长度线圈圈数细铜丝的直径探究活动观察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学生小组1、关于测量工具的历史2、各种类型的测量工具3、测量工具的特点4、来源提供:图书馆、网络等1、自我评价2、根据来源的丰富性和资料的丰富性评判3、自我学习的过程评价八年级物理教案篇二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教材分析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分析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1)分析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由于我们把光的反射定律最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4)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意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教学设计示例: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一、引入新课问题引入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反射”的概念,还可举例我们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光,但它不是光源,有人说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就像一个大月亮。引入反射后,可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引入新课教学。二、新课教学1.光的反射定律方法1:演示实验总结规律,按照书67页实验进行教学。演示前,将演示器材一一展示给学生。其中,硬纸板的可折叠性及硬纸板上的刻度一定要让学生看清楚。实验中,边演示,边介绍名词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随后板书光路图,如图5-2-1,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教师引导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方法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使用)向学生介绍书67页的实验器材,并介绍基本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可超出书上所给的器材)实验探索并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归纳出光的反射定律。2.光发生反射时光路可逆。演示:如图5-2-2图,a点发出的光经o点反射后到达b点,在b点再放一光源,使其发出的光射向镜面某点如c点,调整光线bc的方向,使其与bo重合,发现其反射光线与oa重合,从而说明反射时光路可逆。在讲完反射定律以后,可在课堂上增加以下基本练习。1)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角和反射角各等于多少?2)入射光与界面夹角60°,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