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13篇)_2.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13篇)_2.docx

2024年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13篇)_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13篇)良好的教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编写教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明确学生需要达到何种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学习吧。八年级物理教案篇一常识性了解照度的概念。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照度对视力影响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教材分析。教材通过把光源设置在不同位置,观察桌面的明暗程度给出照度的概念和单位,然后介绍了自然界中典型情况下的照度和国家规定标准中的学校用房的平均照度.最后通过实验照度与光源距离、与光照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三、教法建议。1)通过实验观察与测量加强学生对照度的感性认识.2)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教室各位置的照度,判断是否达到国家标准.从而使学生增强“标准”意识.3)照度与光源距离、与光照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归纳得出.四、教学重点:照度与光源距离、与光照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五、教具:照度计、点光源、每个同学带一个手电筒。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在暗室中进行学生实验:用手电筒垂直照射桌面,改变与桌面的距离,观察桌面明亮程度的变化,引入照度的概念.二、新课教学。1.照度的概念。给出照度的概念后,介绍自然界中典型情况下的照度,以及国家规定的照度卫生标准.让学生感知照度:给出国家规定的教室桌面的照度标准,通过改变教室内灯的个数,来达到桌面的规定照度标准,若教室灯的亮度不够,可采用手电筒辅助照明.2.影响照度的因素。提出问题:照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猜想:学生可能猜测出很多方面,如与光源有关等,正确的给与肯定.属于本节课实验探究活动范围的不予判断.设计实验:实验探究:限定条件:同一光源。分析内容:1)照度与光源距离的关系。2)照度与光照面倾斜程度的关系。学生交流分析得出结论:对同一个光源来说,光源离光照面越远,光照面上的照度越小;光源离光照面越近,光照面上的照度越大.光源与光照面距离一定的条件下,垂直照射与斜射比较,垂直照射的照度大;光线越倾斜,照度越小.进行眼睛的保健卫生教育.三、板书设计。八年级物理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教学难点:力的概念,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教学课型与教学方法:新授课。先学后教、适当点拨,自主学习,学生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检测题,弹簧,磁铁,气球,橡皮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时间2分钟)。二.学习目标。1:掌握感受力作用的效果。2:力的三要素。3:用示意图表示力。4:认识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活动一:观察教材图片,完成下列问题。二.先学后教。活动二:阅读课本42页你能说说力的单位及符号吗?活动三:阅读书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让学生提出猜想:可能与力作用的大小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方向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位置有关。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观察力作用效果的实验结合课文图示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进行论证。完成下列问题:活动四:阅读书本,完成下列问题:教师适当提示: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活动五: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演示: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让学生观察:两个气球都变扁了。(施力的气球在施力时变扁了,说明它同样受到另一个气球作用力)。(2)演示:两个带相同电荷的通草球靠近时相互排斥。(一个通草球排开另一个通草球时,自己也被排开了,说明两个通草球同时都受到了对方力的作用)。(3)学生实验: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打的.同学感到疼,说明他的手也被打了)。(4)学生实验:向上拧书包,你对书包用力了,你是否感觉到了书包也在拉你?(拎书包手同时受到书包向下的拉力)。(5)看课文图11.4-4,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坐的船也被推开了。(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开了。说明推船的人同时受到另一只船的推力,推船的人被推开时连同他坐的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