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法制史笔记(常用版).docx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外国法制史笔记(常用版).docx

外国法制史笔记(常用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外国法制史笔记(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古代、中世纪的法律制度东方国家的法律制度奴隶制法律楔形文字法世界上最古老的成文法苏美尔人居住在两河下游,他们是两河流域古老文明和楔形文字法最早的创造者。公元前21世纪,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制定了一部著名法典《乌尔那姆法典》。这部法典比较完整的抄本是本世纪60年代中期发现的,是迄今所知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汉穆拉比法典》是楔形文字诸法典中最为有名的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古代法典。《汉穆拉比法典》是在系统整理两河流域各国的法律和各地习惯的基础上,以《苏美尔法典》为蓝本,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编纂的。结构:序言、正文和结语等级制度自由民:“阿维鲁”(包括僧侣、贵族、高级官吏、自耕农和独立的手工业者);“穆什钦努”(佃农、宫廷服役者)奴隶土地占有形式大致可分为王室占有和公社占有两种形式。试述楔形文字法律的主要特征1.楔形文字法典在结构上多采用三段式,即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2.楔形文字法属于世俗法律。3.楔形文字诸法典与现代意义的法典相差甚远。习惯的记录和案例的汇编,而缺乏抽象的概念和普遍的立法原则4.楔形文字法典绝大多数都民刑不分,实体与程序不分,亦即诸法合体。5.楔形文字法具有鲜明的东方专制主义色彩。古印度法雅利安人视四部吠陀为神灵所授,把它们看得极其神圣,由此而有了信仰、尊奉吠陀经的宗教——吠陀宗教。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便是古印度社会两个互相对立的“瓦尔那”。大约公元前10世纪前后,古印度社会居民基本分裂为两大对立的营垒、四个等级,它们是操纵政治统治权的僧侣贵族婆罗门、军事贵族刹帝利、平民吠舍和奴隶首陀罗。四个等级之间互不往来,仿佛四个独立的人种,故被称为四个“瓦尔那”,即四个种姓。这标志着原始的吠陀宗教已经演变为婆罗门教,古老的四部吠陀及其注释等宗教经典也不再具有纯宗教教义的意义,而演变为法律即婆罗门教法。在社会各阶层普遍不满婆罗门的背景下,人们纷纷创立新的宗教,用宗教的形式对抗婆罗门教。古代印度社会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宗教因素——佛教法。佛教产生后,随着刹帝利统治地位的不断提高,它也和婆罗门教一样被尊奉为古印度国国教,其教义对教徒来说既有宗教的感召力,更具有法律的强制力,于是在古印度社会的法律体系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因素——佛教法。阇提制度恶性发展了婆罗门教的核心种族制度,使它更加周密和详尽,并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元6至7世纪,婆罗门教融合了佛教的因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自身加以改良,演变为一种新的宗教——新婆罗门教,又称印度教。1.四部“吠陀”。《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2.关于吠陀的注释——《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吠陀经典过于古老,不能适应婆罗门贵族的需要,僧侣们便以散文形式注释吠陀,从而形成了《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3.三部经:《所闻经》、《家范经》和《法经》。婆罗门教的古老经典多为关于宗教礼仪的记述,很少涉及教徒具体的行为规范。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3世纪,婆罗门祭司编纂了《所闻经》、《家范经》和《法经》三部经典。4.婆罗门教的《法典》——《摩奴法典》、《述祀氏法典》等。三藏:《律藏》、《经藏》和《论藏》公元前3世纪中叶,阿育王作为皈依佛门的虔诚信徒,集结数千名佛教僧侣于华氏城,编纂了“三藏”《摩奴法典》分12章,共2684条。各章的先后次序按婆罗门教徒一生的四个“行期”来编排。。所谓“四行期”,是婆罗门教徒一生生活和修行的历程,即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和遁世期四个阶段。简述古代印度法的渊源婆罗门教类:1.四部“吠陀”。《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2.关于吠陀的注释——《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3.三部经:《所闻经》、《家范经》和《法经》。4.婆罗门教的《法典》——《摩奴法典》、《述祀氏法典》等。佛教类:三藏:《律藏》、《经藏》和《论藏》其他:主要指古印度国王颁布的一些诏令。封建制法律伊斯兰法伊斯兰法的渊源一、《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也是伊斯兰法的基本渊源。它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作为“安拉”的启示而发布的经文。《古兰经》的内容很广泛,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教义:属于信仰方面的规则;(2)法律:行为方面的规则;(3)道德:心性方面的规则。二、圣训所谓“圣训”也叫“逊奈”或“哈底斯”,是指对穆罕默德本人的言论和活动的传送。“圣训”与《古兰经》是有区别的:“圣训”是默罕默德自己本人的言行,《古兰经》是以真主名义发布的启示。“圣训”在穆罕默德生前没汇编和记载,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