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九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卷(历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萧山九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卷(历史).doc

萧山九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卷(历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2012年10)历史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2.著名的历史学者李慎之在《“封建”一词不可滥用》一文中说道:“历览前史,中国的封建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得最盛最美的时代,是中国人的个性最为高扬的时代”,文中的“封建时代”应该是指A.先秦时期B.唐宋时期C.明清时期D.秦汉时期3.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为克服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A.设“中朝”B.置枢密院C.置刺史D.设内阁4.“相”是中国古代帝王的重要政治助手。下列与“相”的权位最相符的是A.唐朝的兵部尚书B.宋朝的同平章事C.明朝的内阁首辅D.清朝的军机大臣5.“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6.下列是有关加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按其先后顺序排列的是①设置参知政事②废丞相、设内阁③设立军机处④创立三省六部制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7.《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皇权的独尊B.中央集权的强化C.等级制度的森严D.文化专制的扩展8.有这样一首诗:“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①虎门销烟②签订《南京条约》③签订《马关条约》④香港回归A.①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B.反对封建统治C.反对外来侵略D.维护封建经济10.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A.“扶清灭洋”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打倒列强,除军阀”11.1919年5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中国人民获得合法游行示威的权利始于A.鸦片战争时期B.维新运动时期C.民国成立初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12.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被后人誉为“旧邦改造”,其史实依据是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成立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3.1924年10月,孙中山告诫国民党员:“来者不拒,所以昭吾党之量能容物,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于是乎在。彼此既志同道合,则团体以内无新旧分子之别。在党言党,唯有视能否为本党、为主义负责奋斗而定其优劣耳。”这表明孙中山A.提出“三大政策”B.维护国共合作C.维护《临时约法》D.反对国民党分裂14.《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15.毛泽东作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词中提到“暴动”,其矛头是指向谁的?A.南京国民政府B.北洋军阀集团C.日本帝国主义D.南京临时政府16.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①新民主主义国家②人民民主主义国家③社会主义国家④人民民主专政国家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7.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