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含答案).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8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含答案).doc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年级文科数学试卷·第页共NUMPAGES9页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年级文科数学科试卷命题人:叶志轩参考公式:1、;2.随机变量K2的概率分布:P()0.500.400.25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0.4550.7081.323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A={x∈R|x<5-},B={1,2,3,4},则(RA)∩B等于A.{1,2,3,4}B.{2,3,4}C.{3,4}D.{4}2、不等式的解集是A.B.C.D.3、已知有5个命题:①,;②,;③,;④,;⑤若,对于任意的x,都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0B.1C.2D.34、.若、是两个非空集合,是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复数,,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6、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c,BC=b,CB=a,由勾股定理有,,四面体D-PEF中,在顶点D处的三个二面角都是直二面角,有公共顶点D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为另一个面的面积为,利用类比推理可以得出四面体D-PEF的性质是A.B.C.D.7、某化工厂为预测某产品的回收率,需要研究它和原料的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现取了8对观测值,经计算得:,,,,则与的回归方程为A.B.C.D.集合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集合的运算基本关系基本运算8、右图是《集合》的知识结构图,如果要加入“子集”,则应该放在A.“集合的概念”的下位B.“集合的表示”的下位C.“基本关系”的下位D.“基本运算”的下位9、在回归分析中,代表了数据点和它在回归直线上相应位置的差异的是A.总偏差平方和B.残差平方和C.回归平方和D.相关指数R210、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a,b)和(c,d),规定(a,b)=(c,d)当且仅当a=c,b=d;运算“”为:,运算“”为:,设,若则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已知函数,则使函数值大于0的的范围是____________;12、在研究身高和体重的关系时,求得相关指数______________,可以叙述为“身高解释了64%的体重变化,而随机误差贡献了剩余的36%”所以身高对体重的效应比随机误差的效应大得多。13、在复平面上复数-3-2i,-4+5i,2+i所对应的点分别是A、B、C,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所对应的复数是______________14、如图是从事网络工作者经常用来解释网络运作的蛇形模型:数字1出现在第1行;数字2,3出现在第2行;数字6,5,4(从左至右)出现在第3行;数字7,8,9,10出现在第4行;依此类推.则第99行从左至右算第67个数字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15、(本题满分12分)当m为何实数时,复数z=+(m2+3m-10)i;(1)是实数;(2)是虚数;(3)是纯虚数.16、(本题满分12分)已知,;,求(1);(2)17、(本题满分14分)已知p: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q:方程无实根,若“p或q”为真,“p且q”为假,求m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4分)某大型企业人力资源部为了研究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对待企业改革态度的关系,随机抽取了189名员工进行调查,其中积极支持企业改革的调查者中,工作积极的54人,工作一般的32人,而不太赞成企业改革的调查者中,工作积极的40人,工作一般的63人。(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的列联表(2)对于人力资源部的研究项目,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认为企业的全体员工对待企业改革的态度与其工作积极性是否有关系?19、(本题满分14分)已知:通过观察上述两等式的规律,请你写出一般性的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给予证明。一般形式:20、(本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中,在直线y=x上,其中n=1,2,3….(Ⅰ)令(Ⅱ)求数列(Ⅲ)设的前n项和,是否存在实数,使得数列为等差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