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1、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创建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资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资载体②文明与经济彼此影响③文明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④文明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明环境,来自于各种方式的文明活动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2、“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①民族文明是文明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民族文明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③传统文明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④文明与经济之间具有彼此交融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电视剧《舌尖上的中国2》以美食作为窗口,用国际化的叙事方法,展现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气和独特的味觉审美,让海内外观众领悟中华饮食之美,感知中国的传统文明,社会变迁和人生百味。从文明生活角度来看,此电视剧的创作表现出①文明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文明与经济彼此交融,给予经济严重影响③必然的精神文明需求相应的物资载体④文明在交流中传播,能够加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4、2014年是党中央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15周年。这个15年,西部地区起飞的一个重要秘诀在于文明支持社会经济发展。这表现了A.文明进步人的综合本质B.文明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彼此促进、完全同步的关系C.文明为古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D.文明对人毕生发展产生持久影响5、春节是中国人最为注重的节日,春节包含着浓浓的中国味儿,春节年年有,年年春节又不同。拜年就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祝愿新春,这是中国民间的传统风俗。可以说一个拜年的手势,寄托了千百年来中国人之间浓浓的牵挂和祝愿。这表现了①文明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②民族节日是民族文明成就的重要标志③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特点④传统文明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促进社会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正能量”一词原为物理学术语,但一些微博将其赋予新的含义并借助互联网使其得到广泛传播,如今曾经成为社会的流行语。这一景象表明①大众传媒是文明创新的重要动力②大众传媒已成为文明传播的最次要途径③互联网在文明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科技进步是推进文明发展的重要要素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7、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乐于回归传统节日,重新认知传统文明的内涵与价值。不过,也有一些人只是热衷于过节享用,热衷于传统节日带来的商机,却忽视或曲解其中的文明含义。这告诉我们在文明建设中要①充分发挥政府的文明创造主体作用②加强对优秀传统文明思想价值的发掘和阐发③加强对优秀传统文明的盲目和自信④正确对待传统文明,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关于教育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育是人类独有的传承文明的能动性活动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明的特定功能C.教育在人类文明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D.教育能令人们在无量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明财富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文明体制机制创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为进一步深化文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国家之所以注重文明创新,是由于①文明创新可以推进社会理论的发展②文明创新可以使古代文明取代传统文明③文明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明的繁荣④文明创新是民族文明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徐悲鸿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当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徐悲鸿文明创新的做法对我们的启示是①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坚持继承传统、新陈代谢③抛开传统文明,积极进行文明创新④推重外来文明,根本否定传统文明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经推出,便遭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针对生活和网络中不规范运用汉字的景象,有关专家指出,汉字是我们文明的根,汉字不能沦落为“丢失的文明”。我们之所以要尊重汉字、注重汉字,是由于①汉字比其他任何一种文字都更优秀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