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司马错论伐蜀》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司马错论伐蜀》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学习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司马错论伐蜀》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作品简介《司马错论伐蜀》选自《战国策·秦策》。前316年,秦王想利用巴蜀发生战乱之机,兴兵伐蜀,不料韩师侵犯秦境。他面对这种局势,举棋不定。文章就记述一场关于“伐蜀”与“伐韩”的争论。经过这场争论,秦国解决了用什么战略统一天下的大问题。这场辩论,颇有特色,处处紧扣双方争论的主旨,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写得使人一目了然。作品原文司马错论伐蜀司马错1与张仪2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3三川4,塞轘辕、缑氏5之口,当屯留6之道,魏绝南阳7,楚临南郑8,秦攻新城宜阳9,以临二周10之郊,诛11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12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13,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14之国也,而戎狄15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16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17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18,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19。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20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21,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22,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23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24其故:周,天下之宗室25也;韩,周之与国26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27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28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29,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30相蜀。蜀既属31,秦益强富厚,轻诸侯。作品注释1、司马错:战国时秦将,公元前316年率兵伐蜀,前301年再次出蜀平定叛乱。2、张仪:战国时魏国贵族后代,战国时著名纵横家。秦惠王(即秦惠文王,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十年(前328年)为秦相,曾以连横政策游说各国,有功于秦,封武信君。3、下兵:出兵。4、三川:指当时韩国境内黄河、伊水、洛水三水流经的地区,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灵宝市东部一带。5、轘(huán)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道路险阨,凡十二曲,中有轘辕关。缑(gōu)氏:地名,在偃师东南,轘辕关西北,以地有缑山而名,为军事要地。6、屯留:地名,在山西屯留县南。7、南阳:地名,在今河南济源至获嘉一带,居韩、魏之间,以其在太行山南、黄河以北,故名南阳。8、南郑:地名,在今河南县新郑县西北。9、新城:韩地,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宜阳:韩地,在今河南宜阳县西。10、二周:指战国时周室分裂而成的两个小国东周、西周。11、诛:讨。12、九鼎:传说禹收天下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夏商周时奉为传国之宝。13、按:据有,掌握。图籍:地图和户籍。14、辟:通“僻”,偏僻。15、戎狄:古代对西部落后少数民族的泛称。16、顾:却,反而。17、王(wàng):称王,统治天下。18、资:钱财,这里犹言“条件”。三资者备,指上文所言的广地、富民、博德三者齐备。19、有桀、纣之乱:据《华阳国志》载,蜀王封其弟苴侯于汉中。苴侯与巴王友善,而巴与蜀为仇,蜀国伐苴,苴侯奔巴,并向秦求救。桀、纣之乱即指此。20、缮兵:整治军备。21、利尽四海:得利(的地域)达到西海边上。古人以为中国处于“四海”之内,蜀在西,故此提及“西海”。22、名实两附:犹言“名实两得”。名,指不贪、不暴之名;实指得蜀国之实。附:归附。23、劫:胁迫。24、谒:告,陈述。25、宗:尊。周室为天下所宗仰,故称宗室。26、与国:同盟友好之国。27、因:依靠,通过。28、完:全。无伤败故曰“完”。29、起兵伐蜀:据《史记·秦本纪》,事在秦惠王后元九年,即公元前316年。30、陈庄:秦臣。公元前314年任蜀相。31、属:归附。原文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