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八单元 第47讲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后提升.doc
上传人:书錦****by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八单元 第47讲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后提升.doc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八单元第47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后提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八单元第47讲一、选择题1.(2021·四川绵阳模拟)《老子》、“六经”、《论语》等早期文献,透露出雍容、华贵、高雅、宁静的气质。战国中期以后的《战国策》《韩非子》等书,显示了对于意志力、执行力、决断力的赞美和追求。这种变化反映了()A.百家争鸣趋向吸收融合B.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C.礼乐制度淡出历史舞台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答案】D【解析】材料“《老子》、‘六经’、《论语》等早期文献,透露出雍容、华贵、高雅、宁静的气质”反映了对周王朝统治秩序的维护,材料“战国中期以后的《战国策》《韩非子》等书,显示了对于意志力、执行力、决断力的赞美和追求”反映了赢得兼并战争胜利的要求,这种转变体现了社会转型时期追求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心理,故D项正确;材料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著作体现社会心理的特点,而非各流派主张的关联,排除A项;材料体现民众对大一统政治理想的追求,而非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排除B项;文化心理的转变不能体现礼乐制度的淡化,排除C项。2.(2021·河南中原名校质检)先秦时期,儒、道两家都提出了“致太平”的理想,但此时“太平”社会理想还处于萌芽时期。汉代,“太平”社会理想上升为官方的政治思想;汉武帝以后,“太平”“致太平”和“兴太平”等概念开始频繁出现。这一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先秦“太平”思想已占主流B.汉武帝抬升了儒学地位C.董仲舒改造了传统儒学D.西汉大一统政治的需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董仲舒对传统儒学进行升级改造,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因此汉武帝以后,“太平”“致太平”和“兴太平”等概念开始频繁出现,故C项正确;当时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排除A项;B、D两项属于政治因素,不属于直接原因,排除。3.(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模拟)魏晋玄学家经常就一些哲学问题反复辩论和析理,称之为“清谈”。魏晋清谈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求理,二是娱乐,而平等原则贯穿其中。这表明魏晋玄学()A.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B.抬高道家社会地位,宣扬逍遥脱俗C.反映了程朱理学的精髓D.建立儒家伦理思想,树立自身权威【答案】A【解析】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变革,阶级矛盾激化,纲常名教受到冲击,倡导“求理”“平等”等原则的魏晋玄学应运而生,故A项正确;材料所述是魏晋玄学倡导的“清谈”,而非道家倡导的逍遥脱俗,排除B项;程朱理学是在宋代形成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儒家伦理思想在先秦时期已经建立,排除D项。4.(2021·山西晋中调研)唐朝时,李翱提出了包括人性论和道德修养方法的复性学说。他认为人“性善情恶”,可通过“弗虑弗思”和“其心寂然”的“渐悟”过程,最终达到“顿悟”的“至诚”境界,来恢复人善的本性。据此可知,这一学说()A.有利于儒学体系的重建B.开启了经世致用的思潮C.标志着心学体系的建立D.形成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通过‘弗虑弗思’和‘其心寂然’的‘渐悟’过程,最终达到‘顿悟’的‘至诚’境界”可知,李翱的复性学说吸收了佛教观点,这为宋代理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经世致用思潮是在明末开启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心学在宋代出现,排除C项;“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是宋代理学的主要思想,排除D项。5.(2021·山东大联考)宋代以前,儒家“以情欲论性”,而宋代理学家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理气论性”的新思路,将人性定义为“仁义礼智信”,创立“循性”修养方法论。宋代理学这一思想()A.颠覆了传统儒学理论B.完善了儒学的哲学体系C.否定了性善论的学说D.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答案】B【解析】宋代以前儒家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以情欲论性”,其不足在于无法确认人性孰善孰恶及善性、恶性之根源,而“以理气论性”从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高度分析了人性之本原与实质,将人性定义为“仁义礼智信”,彻底地解决了人性善恶难辨的问题,完善了儒学的哲学体系,故B项正确;宋代理学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排除A项;根据材料“将人性定义为‘仁义礼智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因此宋代理学认为“人性本善”,排除C项;宋代理学强调理先于气而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D项。6.(2021·北京模拟)黄宗羲提出“夫二十一史所载,凡经世之业,亦无不备矣”,他赞颂古代学者“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盖未有空言无事实者也”。由此可知,黄宗羲强调()A.以民为本B.个性解放C.经世致用D.道德自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盖未有空言无事实者也”可知,黄宗羲认为古代学者的著述从大的方面来说是用来治理天下的,从小的方面来说是民用的,没有空洞无用的言论,反映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