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11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后提升.doc
上传人:葫芦****io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11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后提升.doc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11讲国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后提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单元第11讲一、选择题1.(2021·吉林长春模拟)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掌握制造技术的工匠可以获得科甲出身,被批评为“过于失体”。这主要是因为()A.自强求富主张受到社会批判B.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外国冲击C.重农抑商观念占据主导地位D.传统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答案】C【解析】材料中魏源“主张掌握制造技术的工匠可以获得科甲出身”,但却被批评为“过于失体”,是因为他的主张违背了当时中国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故C项正确;自强求富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的主张,魏源不是洋务派,排除A项;天朝上国观念是指以华夏为中心,视其他国家为蛮夷的外交思想,与材料中魏源主张奖励工匠无关,排除B项;从材料中“被批判为‘过于失体’”可知,魏源的主张没有被统治者采纳,故传统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没有提高,排除D项。2.(2021·福建泉州模拟)鸦片战争前,中国主要外贸商品需从江南、两湖、福建等地运往广州,因此养活了一大批广西籍搬运工。五口通商后,外贸商品可以就近从上海、宁波、福州、厦门等地出洋,于是广西籍搬运工失业了,这成为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诱因之一。据此推知()A.农民起义冲击清王朝统治B.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卷入世界市场C.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D.五口通商推动中国社会结构变革【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出现并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之一,而“五口通商”进一步加剧阶级矛盾,使得大批依靠搬运外贸商品生活的农民失去收入来源,从而成为农民起义的主要诱因,因此太平天国运动是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的产物,故选C项。3.(2021·安徽马鞍山模拟)蓄发令是太平军每攻克一地后发布的第一道公告。洪仁玕在《钦定军次实录》中强调:“凡欲脱满洲鞑子妖魔之轭,投诚天朝……必须留发,以诠父母鞠育之恩,以顺上帝生成之恩,切不可薙(剃)之。”太平天国推行蓄发令旨在()A.强化民众宗教信仰B.推行儒家忠孝文化C.对抗清王朝的统治D.维护汉人民族尊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凡欲脱满洲鞑子妖魔之轭,投诚天朝,必须留发”可知,太平天国推行蓄发令是为了表明与清王朝的对立,对抗清王朝的统治,故C项正确;材料表现的是太平天国要求留发的规定,与宗教信仰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是否留头发或者说是对清朝的态度,而不是对儒家忠孝文化的态度,排除B项;头发在清朝统治者眼中代表的是服从其统治,而不是民族尊严,所以蓄发令也不是代表民族尊严,而是代表反抗清朝统治,排除D项。4.(2021·四川宜宾模拟)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所依赖的武装力量八旗和绿营基本上被摧毁。为镇压太平天国,清政府不得不调整满汉关系,重用曾国藩、李鸿章、沈葆桢等汉族官僚,实行“以汉制汉,放权督抚”之策。这一举措()A.导致清朝中央集权的瓦解B.促成清廷权力结构的变化C.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推动新的阶级力量的崛起【答案】B【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被迫重用汉族官僚,推动了清朝权力向地方汉族督抚转移,故B项正确;清政府的这种做法使权力在满汉官员中重新调整,并没有导致地方割据使中央集权瓦解,排除A项;材料中满汉官员权力的变化不涉及国家主权,排除C项;材料中的满汉官员都是封建统治阶级,不存在新的阶级力量,排除D项。5.(2021·安徽安庆模拟)洋务派认为洋布比中国土布的质量好,源于西方棉花的高质量,为此,他们特别注重引进西方的棉籽自种。如郑观应曾两次引进美国的棉籽试种,张之洞建立湖北织布局之初就让驻美使节代购两吨好棉籽寄回汉口试验种植。这反映出,洋务派()A.存在崇洋媚外的心态B.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科技C.重视探索原料的改进D.固守“中体西用”的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洋务派认为洋布比土布质量好是因为西方棉花好,故引进西方棉籽自种以提高中国土布质量,反映出洋务派重视探索原料的改进,故C项正确;洋务派引进西方棉籽自种是为了改善中国土布质量,不属于崇洋媚外,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洋务派引进西方棉籽,并未涉及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对中学的坚持以及对西方技术的引进,排除D项。6.(2021·广东深圳模拟)1862年,淮军在松江开设了一个随军小兵工厂,即松江洋炮局前身,1863年,该厂随军移至苏州,更名为“苏州洋炮局”。后又因李鸿章迁任两江总督,改址至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该现象主要体现洋务军事企业的创办()A.注重维护国防安全B.促使清廷将权力下放C.缺乏全局统筹规划D.受制于时局变化影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该厂随军移至苏州”“后又因李鸿章迁任两江总督,改址至南京”可知,该洋务企业没有定址,频繁迁徙,说明洋务运动的军事企业缺乏全局统筹规划,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该兵工厂频繁迁徙,这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