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防治.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2.4M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防治.pptx

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防治.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一、尘肺13种二、职业性放射疾病11种三、职业中毒56种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六、职业性皮肤病8种七、职业性眼病3种八、职业性耳鼻3种九、职业性肿瘤8种十、其他职业病5种3.我国职业病防治现状:我国是世界上职业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目前全国涉及有毒有害品企业超过1600万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超过2亿人,有两个职业病集中的重点人群:一是约1亿名在中小企业就业的农村进城务工的流动劳动者,二是1.36亿名在乡镇企业从事工业劳动的农村劳动力。在现阶段,这些人群既是我国的劳动力主体,也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人群。我国的职业病形势十分严峻,对职业病的防治和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极不适应,职业病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在全国报告的各类职业病中,尘肺病占到80%,其他急慢性中毒约占20%。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累计报告尘肺病例58万多人,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尘肺病人的总和。其中已经有14万多人死亡,现有患者44万多人。4.目前我国职业病防治的问题:☆用人单位未履行职业病防治法定义务;☆一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政府部门片面追求GDP,忽视劳动者健康及其权益保护的现象比较普遍;☆监管体制不畅,部门之间监管职能分散,缺少协调配合,没有形成监管合力;☆职业病防治能力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职业卫生服务水平低下;☆多种原因导致劳动者维权艰难。5.用人单位有关预防职业病的义务: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危害告知(合同、作用场所、培训教育)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职业病报告义务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未成年工、女工保护6.劳动者权利有关预防职业病的权利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获得职业卫生防护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批评、检举、控告参与民主管理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散发的有害因素所致的危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1.革(技术革新):改革工艺、革新生产设备,是根本方法2.水(湿式作业):控制粉尘扩散3.密(密闭尘源):防止粉尘外逸/飞扬4.风(通风除尘):使含尘空气按设计方向自然排出5.护(个人防护):戴防尘口罩、送风头盔、穿防尘服6.管(加强管理):从组织制度上保证防尘工作经常化。职业病防治法》、《尘肺病防治条例》7.查:加强对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检查,加强对生产环境粉尘浓度检测、监督检查1.硫化氢(1)气体性质:为具有臭蛋气味无色气体(2)毒作用表现: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损害,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吸入70~150mg/m3/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吸入300mg/m3/1小时,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吸入760mg/m3/15~60分钟,吸入1000mg/m3/数秒钟,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引起呼吸骤停,造成电击样死亡。(3)预防措施1.进入可疑作业场所前,应用硫化氢检气管监测硫化氢浓度。2.进入高浓度硫化氢场所,应有人在危险区外监护,作业工人应佩戴供氧式面具,身上绑好救护带。3.发现有人晕倒在现场,切忌无防护入场救护,应佩戴防毒面具。4.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生产场所,安装自动报警仪。5.接触硫化氢工人加强中毒预防及急救培训。6.生产过程密闭化,加强通风排毒。7.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