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与职业卫生管理课件.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4.2M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职业病防治与职业卫生管理课件.pptx

职业病防治与职业卫生管理课件.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职业病的定义职业病的特点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性危害因素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长时间强迫体位劳动、个别器官和系统的过度紧张,均可造成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3、与作业环境有关职业性危害因素①厂房布局不合理,厂房狭小、车间内设备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②生产过程中缺少必要的防护设施等;③露天作业的不良气象条件。职业性危害因素按所致的职业病种类的分类:10大类132种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尘肺病(13种)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职业性皮肤病(9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性传染病(5种)职业性肿瘤(11种)其他职业病(3种)职业卫生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影响粉尘致病作用的主要因素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粉尘在肺内的蓄积量决定了粉尘对人体危害的性质和程度。(1)粉尘的化学性质粉尘的化学组成是决定粉尘生物学作用的主要因素。矿物粉尘致肺纤维化能力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粉尘中致纤维化粉尘的性质及含量。致纤维化粉尘的含量越高,其致纤维化作用越强,病变发生越快、进展也越快,其中致纤维化能力最强的粉尘是游离二氧化硅粉尘。(2)粉尘的分散度分散度是指生产过程中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粉尘中小的颗粒越多,分散度就越高,大的颗粒越多,其分散度就越低。不同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所产生的粉尘颗粒的大小组成比例是不同的。粉尘颗粒的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飘浮的时间就越长,被吸入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较大的粉尘颗粒会很快在空气中沉降,吸入的可能性较低,即使被吸入,也会被阻留在上呼吸道,难以到达下呼吸道和肺泡。真正能够进入肺泡而沉积于肺内引起生物学作用的是粒径小于5微米的粉尘。小于5微米的粉尘称呼吸性粉尘。(3)粉尘的浓度同样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其化学性质和分散度相同时,其致病作用的强弱主要和浓度有关。粉尘的浓度,特别是呼吸性粉尘的浓度越高,吸入的量就越大,可能沉积在肺内的粉尘也就越多,越容易发病。(4)粉尘的荷电性粉碎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往往具有荷电性,即带有电荷的粉尘。影响粉尘致病作用的主要因素(5)粉尘的形态和表面活性球形颗粒在空气中的阻力小,易于沉降,而形状不规则的颗粒相对来说沉降较慢,悬浮时间则较长。致纤维化粉尘表面的生物活性也会影响致纤维化作用。新产生的粉尘颗粒表面有较多的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作用更强。(6)个体因素常常在同一工种粉尘接触量相同的工人中,有一部分人发病,也有一部分人不发病或发病较轻,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个体因素不相同。一些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工人,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以及吸烟者容易受粉尘的危害,免疫状况差的人更易受粉尘的危害。此外,尘肺和个体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7)个体防护劳动者个体防护意识的强弱以及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是否得当,也是影响粉尘致病作用的因素。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粉尘作业岗位尘肺病人有哪些临床表现尘肺下列常见病变鉴别尘肺病人有哪些临床表现尘肺病的预防措施尘肺病的预防措施尘肺病的预防-防尘系统维护与管理尘肺病的预防-职业健康检查防毒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防毒的措施噪声控制噪声控制高温与中暑高温与中暑高温与中暑高温与中暑高温与中暑电离辐射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我国职业病呈现五大特点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4、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危害往往被忽视;典型案例三氧化二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