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空气呼吸器安全使用维护管理规范实用文档.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工业空气呼吸器安全使用维护管理规范实用文档.doc

工业空气呼吸器安全使用维护管理规范实用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业空气呼吸器安全使用维护管理规范编辑词条该词条缺少摘要图、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立刻编辑>>工业空气呼吸器安全使用维护管理规范由中国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规定了工业用自给开路式正压空气呼吸器的管理、使用、维护、定期技术检测等要求。中文名工业空气呼吸器安全使用维护管理规范发行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AQT6110—2021领域工业目录1HYPERLINK"://baike.sogou/v72991143.htm"\l"para1"前言2HYPERLINK"://baike.sogou/v72991143.htm"\l"para2"范围3HYPERLINK"://baike.sogou/v72991143.htm"\l"para3"管理培训4HYPERLINK"://baike.sogou/v72991143.htm"\l"para4"使用、维修、保管与报废5HYPERLINK"://baike.sogou/v72991143.htm"\l"para5"检查与检测6HYPERLINK"://baike.sogou/v72991143.htm"\l"para6"附录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21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梅思安(中国)安全设备、上海宝亚安全装备、上海全中安防设备、北京吉祥德尔格安全设备、华瑞科力恒(北京)科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宇、贾鸥、石凯、姚海峰、张守政、高哲宇、王正琛、赵磊、赵红义、李冀川、文峰。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自给开路式正压空气呼吸器(以下简称空气呼吸器)的管理、使用、维护、定期技术检测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城市公用事业等行业中使用的空气呼吸器。本标准不适用于消防用空气呼吸器。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GB3836.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836.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5099钢质无缝气瓶GB13004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14194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T16556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GB17264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和维护GB24161呼吸器用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A124-2004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BSEN12021呼吸防护装置·呼吸装置压缩空气(Respiratoryprotectivedevices-Compressedairforbreathingapparatus)——与正文中注不注日期应一致。管理培训1使用单位应通过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使本标准规定的条款得以实施。2使用单位应选择国家认证合格的空气呼吸器。进口的空气呼吸器应有商检合格的标志或证书。3使用单位根据风险识别和环境安全评价制定呼吸保护计划,完成以下工作:建立空气呼吸器技术档案;制定培训计划并定期组织演练;定期对空气呼吸器管理情况进行维护、检查、检测。4空气呼吸器技术档案内容包括: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文件;空气呼吸器技术性能登记表;空气呼吸器基本性能核查记录;日常使用、检查和维护的记录;空气呼吸器的定期技术检测证书;气瓶的定期技术检验证书。AQ/T6110—20215根据工作场所风险识别和环境安全评价结论,依据GB/T18664-2002第4章规定,按照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毒性程度的等级、浓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选配相应的空气呼吸器和便携式监测仪器。当生产工艺有较大变动时还应重新评价。6在危险性工作场所中根据有毒有害物质危害程度、可能达到的最高浓度配备足够的空气呼吸器并考虑以下原则:在缺氧工作场所,应按作业岗位额定人数每人配备一套。轮换作业可按实际作业人数每人配备一套;工作场所存在风险且距离较远不便携带,应在该工作场所配备。多个工作场所存在风险但相距较近,应选择便于取用的地点集中配置;在设定的逃生通道处设置存放点;使用频次、气源容量和备用气源数量。7使用单位应采取告知、培训、监护作业等方式,保证任何使用者都能够安全、正确地使用本单位提供的空气呼吸器。8使用人员应进行以下技能培训,经本单位实际考核合格。本岗位配备的空气呼吸器结构、性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