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申请.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9.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申请.ppt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申请.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喷微灌技术是节水灌溉技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节水型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两种先进的高效灌溉技术。我国喷微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有近五十年的历史,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具体情况的技术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喷微灌技术仍在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年农村的土地流转、种植结构调整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一方面促进了喷微灌发展,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技术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需要喷微灌技术有新的突破,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都属于先进的灌溉技术,技术指标要求更复杂一些。都是通过压力管道输水到灌水器,管道系统成为灌溉系统的主体,而且可以适应一定的地形起伏。都可把灌溉的均匀性明确地用数量——均匀度表示的。单位面积的投入一般高于其他灌溉类型。规划设计中为保证灌水器正常工作,需计算管道的过流能力和节点压力,并考虑防止管道堵塞问题。1喷微灌技术特点与分类---分类1喷微灌技术特点与分类---分类喷灌在上世纪80~90年代曾有过较迅速的发展,主要是以铝管为地面移动管道的半固定式喷灌,但到本世纪实现土地承包和种植结构调整,逐渐衰减,目前半固定管道式喷灌还在一些地区使用,发展缓慢但还维持一定数量,如北京市由当年的200万亩减到目前的50万亩。固定管道式喷灌在南方应用较多,上世纪80~90年代也曾有一定发展,当时主要采用的大喷头PY30或PY40,竖管固定是一个困难问题。本世纪发生了一些变化,主管路由钢管、砼管、钢丝网管逐渐变为塑料管,喷头由大喷头变为小喷头,如PY20,ZY1等,基本上克服了竖管不稳定的问题,在南方的一些果园和经济作物地区又有新的发展,但总量不是很大。移动管道式喷灌90年代至本世纪初在东北(主要是黑龙江)曾有一定的应用,由于黑龙江高寒地区,管道埋深达2m以上,管道地埋工程量过大,全部地面移动,主管道采用φ102铝合金管,但始终未能大面积普及。机组式喷灌中的轻小型机组从上世纪80年代有较大发展,以后起起伏伏,一直没有停顿,而且总数量每年几十万台,在喷灌机组中占了绝大部分。作为一种抗旱手段,我国大部分频发的旱情促进了轻小型机组的发展。很多农户购买轻小型喷灌机并非用于喷灌,而是作为移动小水泵来利用。因此轻小型喷灌机组的保有量变化很大。大中型喷灌机组在90年代后出现了停顿,主要原因是技术比较复杂,管理维护跟不上。近年来随着东北四省节水增粮行动的开展,大中型喷灌机组又重新复苏,在黑龙江、内蒙应用较多,主要是中心支轴式和绞盘式。目前使用的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单机控制面积比较美国的800~1000亩要小,一般在300~500亩。绞盘式喷灌机每台大体控制200~300亩。全国的总体情况看,喷灌在近五年至十年发展是向上的,而在此前则呈缓慢的萎缩。像北京市,上世纪80~90年代,半固定喷灌稳定发展的局面目前尚未出现,无论哪一种喷灌类型都还在探索,但都还没有找到大规模发展的突破口。过去滴灌主要是用于果园和保护地蔬菜,新疆的棉花滴灌将其成功地应用于大田作物,这为滴灌的大规模发展创造了条件。现状微灌面积已经接近喷灌。在东北四省的节水增粮行动项目中,将滴灌用于玉米的灌溉。按目前东北四省定的灌溉制度,玉米的灌溉定额80~100m3/亩左右,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一半以上。微喷头的微喷灌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在农业上主要应用于苗圃、花卉和果树,在大田作物中始终未能大面积推广。除了在农业中应用外,微喷头的微喷灌在城市绿化和园林灌溉中使用较多,有少数微喷头(带底座的花样喷头)已成为园林绿化的专用喷头。微喷带近年来异军突出,发展迅猛,之所以能够迅速普及,主要在以下三个原因:一是简单方便,没有了灌水器,直接在带上打孔喷水,接上带就可以灌溉;二是抗堵塞能力强,如果水质较好,则可以不过滤,即使堵了也较容易冲洗疏通;三是价格较低。目前国内微喷带的生产厂家有近百家,大部分集中在浙江、广东、山东、海南等地,年产量几亿m,估算发展的节水灌溉面积为几百万亩。1、国家级大型项目前期工作不足一是前期论证不足,包括缺少水资源论证、灌溉模式论证等。二是规划设计整体水平不高,设计中还存在计算错误,安全考虑不够等问题。三是电力配套不落实,有的地区工程建完了因为电力不配套而不能发挥效益。2、重发展、轻巩固现在大规模发展的喷微灌很难保证3~5年后还能有一半以上继续使用。主要原因是建设初期未考虑今后如何可持续发展,东北四省项目中各地均提出了“巩固经费”的问题。3、设计、施工质量问题突出(1)国外的设计理念是所有该加的安全设施、配套设备统统都加,如逆止阀、安全阀等,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删减。国内的设计是倒过来,什么都不加,再看实际需要加一个,这样做必然容易造成安全设施的遗漏或不足。3、设计、施工质量问题突出(2)地形复杂的地区做喷微灌工程不考虑地形高差,不考虑系统分级、分区,不考虑支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