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九年级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

九年级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可编辑可编辑.可编辑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电压原子核带正电一、电荷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带电体:带了电的物体叫带电体(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3、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1、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三,验电器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2、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3、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四、电荷量(电荷)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用Q表示2、电荷的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3、计算:Q=I/t五、原子的组成(核外)电子带负电物体物质分子原子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运动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六、元电荷:1、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离子。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03,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七、摩擦起电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2、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八、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2、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等;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电流1、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中依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酸碱盐水溶液中依靠自由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自由电荷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接上电源后,这些自由电荷受到推动力,出现了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有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定向移动)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干电池的碳棒为正极,锌筒为负极;3、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5,电流的三种效应:(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二、电路:用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实质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铃、电风扇、电冰箱等)3、导线:输送电能的装置;(导线的芯线常用铜或铝制成)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有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三、电路图及元件符号:1、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常用的符号如下: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四、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连同的电路;(用电器正常工作)2、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又叫开路。(用电器不能工作)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烧坏电源)十二、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3、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4、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5、串联和并联的比较串联并联连接方式首尾顺次相连首首、尾尾并列相连电流路径只有一条路径至少两条路径用电器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不影响开关作用控制所有用电器干路控制全部支路控制支路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1、线路简其捷、不能出现交叉;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一找节点,二连干路,三连支路)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十四、电流的强弱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2、单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