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复习学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溶液复习学案.doc

溶液复习学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4-2005年初三化学新教材新教案Createdon1/18/201010:11:00PM溶液复习学案2一、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悬浊液、a.溶液: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c.乳浊液:物质以液体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a.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一样。b.稳定性:是指在温度等外部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放置多久,溶液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3.物质溶解的现象(1)颜色:有些物质溶解后,会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如:CuSO4溶液是蓝色的,FeCl3溶液是黄色的,FeSO4溶液是浅绿色的,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NaCl溶液等则呈无色。(2)温度改变NaOH固体等溶于水时,是放热;NaCl固体等溶于水时,温度不变;NH4NO3固体等溶于水时,是吸热。4.乳化现象及乳化剂(1)乳化现象:原本油与水互不相溶,加入一定试剂,使油的小液滴均匀的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2)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的乳浊液的物质。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1)少量固体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2)某些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溶液三者能导电,它们在组成上共同特点是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蒸馏水、蔗糖溶液不能导电,区别就在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1.溶质、溶剂的判断溶质、(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如:NaCl固体溶于水中后形成氯化钠溶液,溶质为NaCl,溶剂为H2O;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盐酸,溶质为HCl,溶剂为H2O;(2)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如:将90mL的汽油与10mL的植物油混合形成的溶液,汽油为溶剂,植物油为溶质(3)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无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把水看成溶剂,其他物质为溶质;如:将90mL的酒精与10mL的水相互混合而形成的溶液中,溶剂为水,溶质为酒精(4)当物质溶解时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要判断准确溶质如:将CO2气体通入水中后得到的溶液,溶剂是水,溶质应该为碳酸。(5)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都是水溶液(四氯化碳、汽油、酒精等也是常见的溶剂)例1.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溶液名称溶质溶剂盐酸HClH2O稀硫酸H2SO4H2O石灰水Ca(OH)2H2O白磷的四氯化碳溶液白磷四氯化碳硝酸钾溶液KNO3H2O医用酒精酒精H2O铁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FeCl2H2O碘酒碘酒精2.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m(溶液)=m(溶质)+m(溶剂),即溶液的质量就有加和性;V(溶液)≠V(溶质)+V(溶剂),即溶液中体积不具有加和性3.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二.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USER立达化学之声chemxue.27h.comE-mail:chemxue@126.com10/30/20112004-2005年初三化学新教材新教案Createdon1/18/201010:11:00PM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3.溶液稀释和浓缩问题的计算。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4.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总量守恒计算法。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注意点:a.必须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质量的溶剂。在某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溶剂中,对某种溶质来说已经是饱和了,但是改变温度或者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变得不饱和溶液了。b.必须指明是何种溶液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对于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仅是指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而其他物质可能还能继续溶解。如:20℃时,一定量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蔗糖,还可以继续溶解。(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依据:在不改变温度等其他条件下,往溶液中再加入该溶质少量,观察是否能够继续溶解。如果能够继续溶解,则在此温度下,该溶液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而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不饱和溶液(5)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常温下的熟石灰饱和溶液,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C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