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简答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1.学生人文地理知识储备太少(基础知识是做题支撑)2.答案要点太多,容易漏分,不是越多越好(最需要最重要的先答,无用的不答)3.审题能力差,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不会提取有效信息帮助组织答案,用不上材料提供的信息,抛开材料发挥,答的多却不得分(审题是一种习惯)4.迁移知识能力差,能简单照搬课本和资料答案,却不把试题和课本结合分析得出结论(普遍现象)5.分析归纳欠缺,不善于多角度、多层次考虑问题,要点重复。6.字迹潦草且不条理解决方法:归类问题,构建思维模式地理客观题强调对知识理解层面上的能力考查,注重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地理主观题更能体现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综合归纳近几年高考命题设问,其问题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就图填空:在区域定位基础上的地理事物的再认,主要从图或材料中获取信息;②原因类问题:从自然原因(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和人为原因(主观上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回答;③区位因素分析类问题:从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和社会经济因素(工农业基础、交通、市场、科技、历史、劳动力等)分析;④环境问题分析: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角度考虑;⑤措施类问题:主要从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四个方面结合实际考虑正确的文字表达基本要求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1)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评价(2)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3)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4)气候特征的描述(5)城市区位因素评价(6)工业区位因素评价(7)农业生产区位因素评价(8)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9)区域产业差异及其迁移知识模型(10)其他模型:如循环经济评价、旅游资源区位评价、防御灾害措施、鱼场、盐场、水能等(1)读图,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7分)描述某地区地形特征的基本思路37.下图为某国图。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全国卷Ⅱ第36题(36分)图2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2,完成下列要求:(2)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成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降水变化影响(3)气候特点的描述模型影响城市区位因素2007高考文综全国Ⅱ卷工业区位选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三全”和“思念”为代表的郑州速冻食品企业迅速崛起,郑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分析郑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10分)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36.(36分)运输方式选择思路产业迁移(10)其他模型:如循环经济评价、旅游资源区位评价、防御灾害措施、鱼场、盐场、水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