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单元小结与测评 鲁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fa****楠吖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单元小结与测评 鲁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小结与测评鲁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单元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①地面喀斯特地貌②新月形沙丘③宽浅河谷④“V”形河谷⑤冲积扇⑥三角洲⑦成土母质⑧生物[学思心得]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1.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通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因素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形成各种外力地貌,其具体内容列表总结如下:外力作用形成地貌作用地区侵蚀搬运沉积(堆积)流水作用上游中游下游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分选性湿润地区高山峡谷(“V”形)、瀑布、千沟万壑、地表崎岖“泥沙俱下”、河道变宽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大风区过渡区减弱区风力作用风蚀沟谷、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柱等“飞沙走石”沙丘、沙垄、堆积黄土(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冰川作用冰斗、角峰、“U”形谷物质迁移沉积物大小颗粒不分、杂乱堆积而成冰碛地貌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地区海浪作用海蚀陡崖、海蚀柱、海蚀穴、海蚀平台物质迁移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遭受破坏,碎屑物残留原地,形成风化壳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特别提醒]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不同风化作用是使岩石破碎在原地形成碎屑物的作用过程。如热膨胀、冻融、植物根系的生长、洞穴动物的活动等风化作用都会使岩石分解破碎。风力作用是指风对地表的作用,风吹地面将沙粒吹离地表进入气流中运动,对地表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2.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的地貌(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①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②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1.在澳大利亚南部海岸,有一处被称作“十二门徒石”的神奇崖壁,其漂亮的鸡形礁石最为著名,如今鸡形礁石已坍塌,令人叹息。读图,回答(1)~(2)题。(1)促使鸡形礁石坍塌的主要是()A.海浪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喀斯特作用(2)下列景观与鸡形礁石成因相似的是()ABCD(1)A(2)C[第(1)题,从图中看出“十二门徒石”位于海洋中,受海浪的侵蚀,属于海岸侵蚀地貌中的海蚀柱,故促使鸡形礁石坍塌的主要是海浪侵蚀作用。第(2)题,台湾岛女王头像是在海水的长期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与鸡形礁石成因相似。该题易错选D项,挪威峡湾海岸是受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描述地貌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描述地貌需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1.判断宏观地貌类型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其海拔特征如下表所示,可根据海拔和地形起伏判断所属地貌类型。类型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海拔超过500米超过500米低于500米不一定低于200米地形起伏平坦,边缘部分陡峭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起伏小,坡度和缓中间低、四周高平坦2.判断微观地貌类型在判断出所属宏观地貌类型的基础上,由面到点地描述具体的地貌类型及其次级地貌。根据地貌的成因,可以分为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每种地貌又可分为很多次级地貌,如风沙地貌包括风蚀蘑菇、风蚀柱、沙丘等次级地貌。3.描述地貌特征针对具体的地貌类型,描述地貌的形态特征。①描述地貌的规模,如高低起伏和空间尺度等,在对比冲积扇和河流三角洲的地貌特点时,要注意描述冲积扇的规模相对较小,而三角洲的规模较大;②描述地貌的形状特征,如喀斯特溶沟呈长条状或网格状,喀斯特洼地平面呈现圆形或椭圆形,冲积扇平面表现为扇形;③描述次级地貌的组合,如不同微观地貌的组合等。4.描述地貌物质组成①颗粒大小;②地貌景观的色彩特征,如表面的颜色、植被等。2.冲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读图,回答(1)~(3)题。(1)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①地形平坦,岔流较少②波浪作用明显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④多沙洲、沙岛发育A.①②B.③④C.②④D.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4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课堂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4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课时作业(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单元小结与测评 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4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习题(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单元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单元测试(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质量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