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文宣****66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单元综合测评(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飘舞,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下面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①②③④1.图中四幅景观图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且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B2.C[第1题,游记中描述的景观属于喀斯特地貌,①是雅丹地貌,②是峰林,③是沙丘地貌,④是黄土地貌,故②符合。第2题,图中沙丘地貌和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且由风力作用形成,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读图和景观图片,完成3~5题。3.图中⑥和⑦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4.上图中的数字与下图景观照片相对应的部位是()A.①B.②C.③D.④5.与落水洞的形成无关的作用是()A.沉积作用B.冲蚀作用C.崩塌作用D.溶蚀作用3.C4.B5.A[第3题,⑥是石钟乳,⑦是石笋,它们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降水较多,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发育较好。第4题,该景观图片所示为天坑,天坑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多形成于②(落水洞)部位。第5题,落水洞的形成,在开始阶段,是以沿垂直裂隙溶蚀为主。当孔洞扩大后,下大雨时,地表大量流水集中于落水洞,流入地下河。洪水携带着大量的泥沙石砾,向下倾泻,对洞壁四周进行磨蚀,使落水洞迅速扩大。岩体崩塌,也可使落水洞扩大。因此落水洞是流水沿垂直裂隙进行溶蚀、冲蚀并伴随部分崩塌作用的产物。]读下面四幅地貌图,回答6~7题。甲乙丙丁6.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甲B.乙C.丙D.丁7.属于风力沉积地貌的是()A.甲B.乙C.丙D.丁6.C7.D[图甲是峡谷地貌,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图乙是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图丙上大下小,呈蘑菇状,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图丁为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的。]下图为某地沙丘景观图,该地盛行风为西北风。据此完成第8题。8.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上图景观的是()①②③④A.①B.②C.③D.④A[沙丘的迎风坡缓,等高线稀疏,该地盛行风为西北风,故西北坡等高线稀疏,结合各选项中方向可判断A正确。]读下面的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9~11题。9.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A.海南岛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准噶尔盆地10.关于该类地貌景观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C.全年降水稀少D.冬季温和干燥11.该类地貌景观形成于()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波浪侵蚀9.D10.C11.C[第9题,图中为荒漠景观,地貌为风蚀地貌,主要发育在我国西北地区,结合选项可知准噶尔盆地符合题意。第10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全年降水较少,且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第11题,图中地貌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读下列四幅图,完成12~13题。12.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乙—甲—丁D.丙—丁—甲—乙13.影响图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内力作用B.冰川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D.流水的搬运作用12.D13.C[第12题,图中表示河谷的发育过程,由初期的“V”型发展到成熟期的“U”形。第13题,河谷的发育是流水侵蚀的结果。]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形成。下图示意某河段的河漫滩形态。读图,完成14~15题。14.与河漫滩地貌形成有关的是()A.河流流量大B.地形平坦C.位于北半球D.地壳上升15.在沙滩边缘处,沙子的粒径最小的部位是()A.①B.②C.③D.④14.B15.D[第14题,地形平坦,下切侵蚀减弱,侧蚀增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凸岸处泥沙堆积形成河漫滩。第15题,沙子粒径越小,被搬运的越远,越远离河中心,根据河流流向可知,粒径最小的部位是④。]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16~17题。16.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17.下列关于甲处地貌的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4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课堂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4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课时作业(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单元小结与测评 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4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习题(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单元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单元测试(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质量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