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鸟精编.docx
上传人:音景****ka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父亲和鸟精编.docx

父亲和鸟_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父亲和鸟父亲和鸟课题29、父亲和鸟课型讲读课课时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三维)1、认识“蒙、喃”等7个字。会写“并、夜”等8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能用“快活”等词说句子。4、读写结合,扩展阅读,激发学生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从字里行间去感受“父亲”那份非同寻常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教学方法与手段文章对话描写突出,通过语言和动作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品质。应在儿童的生活经验,现实情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整合课程资源,挖掘情感因素,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以演表情,让学生进一步地意识到应该保护动物,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使用教材的构想《父亲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课文设计了父亲和我这两条线索,他们之间既是对比,又是升华与延续。从这两条线索入手,反复阅读,用心体味,一定会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灵感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记熟生字,会写8个生字。过程与方法:随文自主识字,正确地朗读课文中理解词义。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初步体会“父亲”对鸟的感情。教学重点:能够在记牢生字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2、体会“父亲”对鸟的感情。课时教学流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引入:有一位小朋友说他和父亲在一起散步时是最快乐的,因为他能够从父亲那里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今天,他父亲又要带他去散步了,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他们到哪里去了,他学到了什么有趣的知识。(课件出示课题)一、自读课文、随文识字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认识课文中不认识的字,能单独读给组内小朋友听。二、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语。(课件出示)三、整体感知、理解大意1、谁能告诉大家,父子俩到哪里去了,那位小朋友学到了什么有趣的知识?(师随机教学“热腾腾”,还有什么东西你知道是热腾腾的?课文中这样的叠词你还能够找到吗?(课件出示“雾蒙蒙、喃喃、浓浓、一群群、热腾腾”)随机教学积累。生(4):“我”明白了鸟儿唱歌时是最快活的时候。(谁理解“快活”,你什么时候很快活?)生(5):“我”知道了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黎明”是哪个时候?哪些东西很潮湿?)生(6):“我”的父亲不是猎人。(猎人是干什么的?)2、我们读了课文知道了这么多,真能干。刚才讲到的“我”和父亲去对树林看鸟就是我们课文的大意了。四、记熟生字书写生字1、看课文树中的生字自己读读看,2、出示生字。随机指导;提示“喃”、“浓”的声母都是鼻音“n”,“浓、蒙、腾”都是后鼻音。“味”与“妹”、“惜”与“借”的字形,请学生说说怎么记住它们,如“味”为什么是口字旁,“猎”为什么是反犬旁。3、指导写字:(1)指导学生整体观察,发现规律。“并、喜、重”等字教学有趣的学法:(3)教师示范书写“喜、重”二字,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知前边发现的两条写字规律。五、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对鸟的感情。1、教师范读,注意体会朗读时表达形式的多样性。2、自由朗读。生(1):“我”和父亲到树林散步看鸟去了。生(2):“我”知道了父亲能够闻出鸟的气味。生(3):“我”明白了鸟儿过夜是一群群的,把羽毛也焐得热腾腾的。个别指名读开头上两只角(并),豆入古中(喜),一字千里(重)。(课件出示)(2)让学生临写。(课件出示)2、自由读,要求读得流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过程与方法: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教学难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一、巩固生字1、游戏“你写我猜”,在同桌的手心里书写本课的生字,让他猜一猜。2、巩固生字。(出示课件)二、朗读感悟并提问1、在上节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针对课文提有价值的问题,(你觉得哪个问题最不明白)教师从中挑选出几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2、组内交流讨论。3、分角色朗读课文,二人读作者旁白,一人读父亲的话,一人读“我”的话,注意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4、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指导语出适当的语气。(课件出示)(1)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指导学生用轻、慢的语气读父亲说的话。(2)“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