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态软件的锅炉车间输煤机组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组态软件的锅炉车间输煤机组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doc

基于组态软件的锅炉车间输煤机组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I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和环境矛盾同趋尖锐,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作为供热系统重要能源转换设备的燃煤锅炉能耗巨大,占我国原煤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然而,我国目前很多自动运行的锅炉控制系统自动化水平不高、安全性低,工作效率和环境污染普遍低于国家标准,因此实现锅炉的计算机自动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西门子公司的S7-200PLC设计了锅炉输煤机组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下位机控制和上位机控制两部分,下位机控制系统采编用CPU224模块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V4.0STEP7Micro/WIN程软件,进行PLC程序设计;选用组态软件“组态王6.53”进行上位机监控画面设计。关键词:PLC输煤皮带传送组态王II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455954685"1引言PAGEREF_Toc455954685\h1HYPERLINK\l"_Toc455954686"2设计内容和要求PAGEREF_Toc455954686\h1HYPERLINK\l"_Toc455954687"3设计方案PAGEREF_Toc455954687\h2HYPERLINK\l"_Toc455954688"3.1设计信号说明PAGEREF_Toc455954688\h3HYPERLINK\l"_Toc455954689"3.2输煤机组运行过程PAGEREF_Toc455954689\h3HYPERLINK\l"_Toc455954690"4硬件电路设计PAGEREF_Toc455954690\h4HYPERLINK\l"_Toc455954691"4.1系统控制主电路图设计PAGEREF_Toc455954691\h4HYPERLINK\l"_Toc455954692"4.2电器元件的选择PAGEREF_Toc455954692\h5HYPERLINK\l"_Toc455954693"4.3I/O地址分配PAGEREF_Toc455954693\h6HYPERLINK\l"_Toc455954694"4.4PLC控制电路接线图PAGEREF_Toc455954694\h7HYPERLINK\l"_Toc455954695"5软件设计PAGEREF_Toc455954695\h8HYPERLINK\l"_Toc455954696"5.1顺序功能图PAGEREF_Toc455954696\h8HYPERLINK\l"_Toc455954697"5.2程序设计PAGEREF_Toc455954697\h9HYPERLINK\l"_Toc455954698"6系统组态设计PAGEREF_Toc455954698\h10HYPERLINK\l"_Toc455954699"6.1组态软件简介PAGEREF_Toc455954699\h10HYPERLINK\l"_Toc455954700"6.2定义设备变量PAGEREF_Toc455954700\h11HYPERLINK\l"_Toc455954701"6.3建立动画连接PAGEREF_Toc455954701\h13HYPERLINK\l"_Toc455954702"6.4配置运行系统PAGEREF_Toc455954702\h15HYPERLINK\l"_Toc455954703"设计心得PAGEREF_Toc455954703\h17HYPERLINK\l"_Toc455954704"参考文献PAGEREF_Toc455954704\h18HYPERLINK\l"_Toc455954705"附录1:PLC梯形图程序PAGEREF_Toc455954705\h19HYPERLINK\l"_Toc455954706"附录2:组态王应用程序命令语言PAGEREF_Toc455954706\h271引言锅炉是工业生产或生活采暖的供热源,按其供热的方式分为蒸汽和热水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发电、工业生产及间接供热;后者主要用于生活供暖和生活热水,多用于集中供暖地区及宾馆、饭店等。从80年代石横工程[1]全套引进第一台300MW机组[1]到至今,锅炉厂房控制系统、控制思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设计逐渐成熟。由原来的继电器实现控制功能转化为用PLC实现控制功能。随着电力系统市场的开放,减人增效越来越得到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