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资料】中药用药护理PPT.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5.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实用资料】中药用药护理PPT.ppt

【实用资料】中药用药护理PPT.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药用药护理教学目标第一节中药给药法(二)散剂(三)丸剂(四)膏剂(五)丹剂(六)酒剂(七)冲剂(八)糖浆剂(九)针剂(十)露剂(十一)其它如何正确煎药?(一)煎药用具1、合适器具砂锅、瓦罐、陶瓷罐为佳;搪瓷类、玻璃器皿次之2、禁忌器具铁、锡、铜、铝1、水质洁净、矿物质少为原则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或纯净水自来水不应现接现煎,最好先接在盆中静置一定时间,以减少其中所含的氯;井水煎药宜放置一段时间,以便沉淀后除去其中的杂质,保证药物煎煮质量,以提高药物的疗效。注意事项头煎用凉水或凉开水,不可用开水煎药。2、水量2、水量注意!!3、煎前清洗浸泡火候:煎药温度高低5、煎煮次数与方法6、特殊煎药法先煎龙骨先煎附子后下薄荷包煎车前子另炖烊化机器煎药(一)内服法1、服药时间滋补药宜空腹服用制酸药宜饭前1小时服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如消导药、健胃药饭后1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半小时服用;缓下药宜入夜睡前服用,病情严重者,可不拘于此,应酌情给药。2、服药剂量2、服药剂量3、服药温度注意!!1、汤剂放冷后,要温服时,应再加热至沸,放温后服用。2、不应舍去沉淀部分而只服清液。若素体火旺之人,或属阴虚失血之体,或夏天炎暑之季,或南方温热之城,剂量一般宜轻,且中病即止;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酸性和生冷、油腻的食物。认真做好监测,详细记录各项指标和情况,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温经散寒药适用于寒邪凝滞经脉之证,服药后,应注意保暖,尤以四肢及腹部切忌受凉。回阳救逆药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而致的四肢厥逆,阳气将亡之危证。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要适当增多些。服消食剂不可与补益药、收敛药同服,以免降低药效。适用证:适用于燥屎内结,宿食不化、结痰停饮、瘀血内停等证。适用证: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等病邪在半表半里之证。特点:制作简便,节省药材,不易变质,便于携带,吸收较汤剂慢。(4)在服药期间必要时应暂禁食3~5日。注意加强情志护理,稳定病人情绪,避免不良刺激。代表方有五仁汤、麻子仁丸等。服调和肠胃药时应注意观察腹胀及呕吐情况。服药中出现咽喉疼痛、舌红、咽干等症时,为虚火上炎,应及时停药。(三)冷服(1)助药力(2)察病情(3)慎饮食服中药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尤其对于实证;对于一些久病体虚或平素年老体弱者,在清淡易消化饮食前提下,适当喝些鸡汤或鱼汤,有利于体虚的康复。(二)外服法3.箍围药凡外疡无论初起、成脓或溃后,肿势散漫不聚,无集中硬块者,均可使用本法4.掺药(1)消散药用于肿疡初起,而肿势局限于一处者(2)提脓祛腐药溃疡初起,脓栓未落,腐肉未脱,或脓水不净,新肉未生的时候,均可使用(3)腐蚀药与平胬药(4)生肌收口药(5)止血药(6)清热收涩药5.洗剂一般用于急性、过敏性皮肤病,酒齄鼻和粉刺等6.酊剂一般用于疮疡未溃及皮肤病7.草药一切外科病菌之肿疡,具有红肿热痛的阳证;创伤浅表出血;皮肤病止痒;毒蛇咬伤等均可使用(三)其他方法第二节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一)汗法及护理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二)吐法及护理代表方有五仁汤、麻子仁丸等。中药“八法的基本概念;外用膏剂有软膏,用时直接涂抹于患处,常用于疮疡病人;温经散寒药适用于寒邪凝滞经脉之证,服药后,应注意保暖,尤以四肢及腹部切忌受凉。但易吸潮,需密封保存。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要适当增多些。片剂、胶囊剂、茶剂、气雾剂、滴丸、安瓿口服液等止血、收敛、清热、解毒、祛暑等汤剂宜冷服。第二节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但易吸潮,需密封保存。服药期间,注意保暖,宜进温热饮食,忌食生冷寒凉、厚腻硬固之品。待其他药物煎好前5~10分钟加入外用膏剂有软膏,用时直接涂抹于患处,常用于疮疡病人;服中药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尤其对于实证;一切外科病菌之肿疡,具有红肿热痛的阳证;一般服法:一般汤剂一日一剂,分2~3次服用,间隔4~6小时为宜,小儿酌减。护理措施(三)下法与护理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四)和法与护理护理措施(五)温法与护理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六)清法与护理护理措施(七)消法与护理消法和下法护理措施(八)补法与护理护理措施第三节常用中草药中毒解救及护理二、引起中毒的因素1.误服伪品2.品种混乱3.剂量过大,服用时间过长4.炮制不当5.剂型问题与服法不当6.配伍不当7.体质因素三、常用易中毒中药的分类1.生物碱类2.甙类3.毒蛋白类4.毒蕈类5.动物类6.矿物类四、中草药中毒的解救护理(二)迅速清除毒物2、洗胃(1)选择合适的洗胃液(2)每次灌入300~500毫升,反复多次洗胃,直至洗出液与灌入液一样澄清无味为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