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 (5).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分数的初步认识 (5).doc

分数的初步认识(5).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界市镇中心校钟顺金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91—93页。学情与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实物的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2、借助实物或直观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难点: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借助实物或直观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教具准备:ppt课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剪刀。教学过程:创设情境,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播放课件《熊妈妈分饼》,师:你在动画片中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如果要你来帮熊妈妈分饼,你会怎样做?假设老师手中的纸片就是这张饼,你能公平的分一分吗?每个人得到多少?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学世界里的一个新朋友——分数。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认识二分之一师:刚才同学们把老师手中的饼怎么样了?(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的?(让学生自己说出1/2)你能试着用自己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找到它的1/2吗?给你的1/2涂上颜色。找到1/2了吗?你能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1/2的吗?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1/2这个朋友,你觉得它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整数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三部分组成,书写起来也不一样)。2、教学分数的写、读(1)、写分数①、师演示分月饼的过程。(强调平均分)一半用分数怎样表示?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就是这块月饼的1/2。(教学写分数“1/2”)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分数“1/2”,分数的每一部分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以“1/2”为例,师总结意义并板书:师: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它叫分数线。(师边说边板书)平均分成两份就在分数线的下面写“2”,我们叫它“分母”(师板书)每人分到的都是两份中的1份,就在分数线上面写“1”它叫分子。(师板书)1……分子─……分数线读作:二分之一2……分母②、生在桌子上书空“二分之一”的写法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③、师小结我们在写分数的时候要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学生齐读。生练说、写同时师说几个分数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并指生板演。④、说分数名称和读分数练习:师出示分数生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并读出分数。三、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概念1、动手折二分之一①、生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2,并且涂上颜色。(生折师巡视)②、汇报展示③、生解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呢?”的问题。汇报展示。2、练习:下面图形里的涂色部分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说明理由。(多媒体出示)生练习3、生根据对二分之一的学习联想到一个新的分数四分之一。(师板书四分之一)如果继续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下去,还有可能出现几分之一呢?学生联想并汇报(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建立二分之一的概念和表象。引导学生抓住本质,进行适度抽象概括“只要把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1份就是二分之一。”随后又进一步迁移联想五分之一、六分之一、七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分之一……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4、动手折四分之一①、生再拿了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折完后小组内交流一下看一看有没有不同的折法?(生折师巡视)②、交流汇报③、生解决:“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折法各不相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的问题。(生答)④、师小结同样的图形,用不同的折法表示出了相同的分数。(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自主认识更多的分数,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方式,将知识进行适当的迁移和拓展。学生从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认知起点出发,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为什么不同的折法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的追问下,引导学生渐渐明晰“折法”不同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1份才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