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阜阳市颍东区向阳中心学校屈士影摘要:多媒体教学的“用”与“不用”,都是以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学习语文,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出发点和归宿。关键词:多媒体与语文教学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饮食文化,“广东盆菜”就是粤菜众多菜式的一种。说起它,不能不提到香港回归那天,在香港新界元朗围村举行的600多桌的盆菜宴,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也是座上客。说到广东盆菜,不能不提到2002年2月深圳下沙村在村文化广场举行的盆菜宴,摆宴3800桌,用料52吨,厨师150人,150口大铁锅,宴请宾客4万人,由此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那么广东盆菜到底是一种什么菜呢?它一般是有十几道菜层层装盆而成,一般最下层是便宜、家常、朴实、容易吸收汁味的萝卜、白菜、豆腐、腐竹、笋干等;中间放扣肉、鱼丸、白切鸡、烧鹅等;最上几层放芡汁不多的高档美食,如鱿鱼、鲍鱼、海参、大虾等。盆菜是一层一层摆起来,吃的时候也是层层美味都不同。虽然盆菜会用到很多高档的食料,而且放在最上面,但是真正的行家,吃起来倒是会吃最底下的萝卜、白菜,因为它们经过几个小时烹制,已吸足了各种美味的汁儿,因此盆菜往往是越往下,味越鲜美,吃的时候要用筷子不停地翻,才能吃到美味。吃盆菜的过程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充满了期待与好奇,颇有“寻宝”的味道。我们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一盆食材丰富、令人着迷疯狂的“广东盆菜”呢?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年轻时,也一度在这盆硕大的“盆菜”前无所适从甚至迷失,以虚假的繁荣装点着自己的课堂。这多么像盆菜最上层的鲍鱼、海参,看似诱人,但却不够味。后来薛法根老师经过自己不懈地努力、探索、研究,终于形成了他真实、深刻、近乎返璞归真的课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那盆“盆菜”中最耐人寻味、最宝贵的“白菜、萝卜”。名家的成长尚且如此曲折,做为课改大潮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又怎能逃得掉语文教学盆菜最底层的“白菜、萝卜”的戏弄。课改之初,多媒体教学以其快捷、生动、直观的效果,冲击着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于是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课万课多媒体来”,不去想为什么,不懂得意义何为,不知道分寸、时机、火候的把握……总之稀里糊涂,懵懵懂懂之中就把多媒体教学当成标榜自己教学观念先进,装点门面的“鲍鱼、海参”。自己就曾经把《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上成了香港风景欣赏课,每品读一句或一段文字时,就出现一幅图片,并且还有两个相对集中的图片欣赏环节,大屏幕上不断切换香港风景、风情图片,换来学生“哇”声一片,喜不自禁。后来当我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并未为我的课堂“增色添彩”后,再加之随着课改的深入,很多专家也看到了多媒体教学使用不当,耗时低效的现象,纷纷写了不少拨乱反正、以正视听的文章。我又断章取义、极端地认为“多媒体教学”用处不大,不用也罢。于是我又开始拾起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那套家什,什么字条呀、小黑板呀……并狭隘地认为自己找到了“白菜、萝卜”,对观摩课上的多媒体教学虽不说嗤之以鼻,但还真有一点不屑一顾,清高地以为“俗、忒俗”。如今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再加之自己教学理论不断丰富,登上山方知道过去的自己多么渺小,才发现过去自己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不是极“左”,就是极“右”,都太“极端”,多媒体教学的“用”与“不用”,都是以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学习语文,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出发点和归宿。窦桂梅等一些新生代的名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把课上得精彩、深刻;贾志敏等老一辈名师一支粉笔,一张嘴同样把课上得深刻、精彩。“用与不用”都凝结着更大的教育智慧。一个有着高超教育智慧的老师又何须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耗费心思呢?武功高深之人,手上或执兵器,或以绿叶红花,不是皆能迎战,而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