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赤壁赋教学设计.doc

赤壁赋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赤壁赋》教材分析:本文文笔跌宕。写景则水月流光,抒情则哀乐相生,说理则物我相适,又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情由景发,理由景悟。以水月为主景,作者如何抒情、说理,是本课要阐明的主要问题。学情分析:《赤壁赋》是一篇美文,也是苏轼“以议论为诗”在散文创作方面的体现。文章有强烈的理性色彩,不同于一般的散文。教学此文,不仅要让学生流畅地背默,还要让他们深刻体味文章的内涵。如果只把教学重点放在欣赏文章的形式美,忽略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免有些偏颇。所以,在品读优美文句的基础上,理解苏轼的思想,也应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教学目的:1.了解“赋”这种文体的特征,鉴赏音韵美和意境美。2.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3.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教学重点和难点:1.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品味语言之美。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教学内容与步骤:一、知识储备1、苏轼:苏轼,字子瞻(瞻:往上或前看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号________,北宋文学家、书画家。22岁和苏辙同中进士,曾任翰林学士,时人称苏学士;他在政治上主张慎重,反对王安石新法(出身地主阶级),但他历任地方官吏,对人民生计颇为关怀。著有政绩。在文学几个方面都有杰出贡献,诗与黄庭坚并称________,初中学过诗作有《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词与辛弃疾并称_______,为_______(词派)的创始人,词的代表作《江城子》《水调歌头》《念奴娇》;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合称“_____”,散文代表作《赤壁赋》。其作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由于屡遭贬斥,作品往往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得失的思想。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谥号“______”。苏轼,字子瞻(瞻:往上或前看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号东坡居士,22岁和苏辙同中进士,谥号“文忠”。曾任翰林学士,时人称苏学士;他在政治上主张慎重,反对王安石新法(出身地主阶级),但他历任地方官吏,对人民生计颇为关怀。著有政绩。在文学几个方面都有杰出贡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江城子》《水调歌头》《念奴娇》。苏轼、苏辙、苏洵合称“三苏”.其作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由于屡遭贬斥,作品往往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得失的思想。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2、关于赋的相关知识: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以铺陈风物为主,文辞华丽,句式整齐,讲究韵律。赋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赤壁赋》属于_______,融诗、赋、文为一体。3、创作背景乌台诗案苏轼先是反对新法,后又被旧党打击,因而屡遭贬斥,先后被贬到黄州、汝州、英州、惠州,最后被贬到儋州(今海南儋县)。公元1100年遇赦北归,次年七月死于常州。苏轼自我也曾自我解嘲说:问吾平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而“乌台诗案”则是他人生和创作的转折点。乌台指的是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57310.htm"\t"_blank"御史台,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65270.htm"\t"_blank"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8123.htm"\t"_blank"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0422.htm"\t"_blank"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乌台诗案之前,其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