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美术教案精选美术教案锦集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美术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知苹果的外形,指导幼儿进行碎纸粘贴。2.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重点:使用胶棒将纸片粘在苹果图形上。活动难点:能够在图形轮廓里粘,且能粘住。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粘纸的经验。物质资料准备:活动前指导幼儿将颜色纸剪碎并放在小盘中、胶棒、画有苹果的图形。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苹果的形状,激发幼儿的想象。(1)教师:"你们都吃过苹果么?苹果都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苹果,它们都是没有穿花外衣的白苹果,它们想请你们帮帮它们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可以么?"二、基本部分1.先在苹果宝宝的身上抹上少量的浆糊(强调一点点、少量),2.然后从盘中取出剪好的小碎纸,一小张一小张的`贴在画有苹果形状的白纸上,直到把苹果宝宝的全身都贴满,3.注意:不要粘出去,要合身,这样苹果宝宝就又圆又好看了。(1)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①幼儿操作时,教师注意幼儿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②提醒幼儿仔细一点,注意浆糊不要抹得太多。③对个别幼儿提供帮助,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帮助。三、结束部分欣赏作品。教师:大家看苹果宝宝的花衣服粘好了,晚上放学后,请你们把它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好不好?美术教案篇2学习目标:1、能够了解两位大师的生平及代表作特色。2、能赏析比较传统油画与现代油画的异同。3、能积极探索时代与文化背景对艺术作品产生的深远影响,及两位大师创新的轨迹。学习重点:达·芬奇和毕加索的艺术生平及其代表作特色。学习难点:如何读懂毕加索的艺术作品。教学环节:师:收集两位大师的.代表作品挂图、作品资料和视频资料等。生:课前布置作业,分组收集两位大师的不同资料。1、提问导入:达·芬奇和毕加索的图片导入。提问:你认识这两位美术家吗?他们的艺术特征有何不同,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些什么呢?2、板书课题:达·芬奇毕加索。1、欣赏感受:达·芬奇和毕加索代表作品欣赏。2、重点分析: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与毕加索作品《哭泣的女人》图片对比。提供简明的表格让学生填写比较报告。想一想:为什么同样是女人像,表现出来的完全不一样?你更喜欢哪种表现风格?为什么?3、欣赏分析:通过宗教故事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内容、人物表格等角度分析讨论《最后的晚餐》。4、创设情境:视频播放:“二战”视频片断。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欣赏,以《悲怆奏鸣曲》为背景音乐,并加入马嘶叫的声音、母亲呼喊女儿的声音等。5、我们向达·芬奇、毕加索学到了什么?展示:分小组展示自己最喜爱的一幅大师作品。评价: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评论者,看谁描述得最清楚、最准确、最精彩。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取本单元介绍的两件美术作品作为欣赏内容,撰写一份简明的欣赏比较报告,比较项目可任选一两个,如构图、构思、题材、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看看有什么特点,有何异同。美术教案篇3活动目标:1、知道表情的含义,尝试表现滑稽的表情。2、有尝试独立设计并拼摆面具图样的愿望,体验并欣赏自己活动的表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活动准备:幼儿操作材料“谁的'面具最有趣”人手一份。活动过程:1、介绍操作材料及活动规则。(1)出示面具,引起幼儿兴趣。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新朋友,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是谁啊?你们觉得他们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滑稽、有趣等词。那你们想不想和滑稽的面具娃娃做朋友,想不想自己来做一个滑稽的面具娃娃?(2)出示面具配件。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小东西,我们来一起做一个面具娃娃好吗?(3)逐一出示各种配件,与幼儿讨论各自的用途,可以摆放在什么部位?例如:你看,这像什么,可以放在哪里?与幼儿一同完成一副面具。(4)改变配件。让幼儿体验只要改变一种配件就可以变换出不同的表情。(5)请个别幼儿表演面具上的表情。你们觉得这几个面具娃娃有趣吗?那谁能把这个有趣的表情表演出来?2、幼儿拼摆各种面具。(1)请幼儿自己操作。(2)教师鼓励幼儿独立设计、拼摆出各种各样的滑稽人。对有困难的孩子可适当提供面具范例让他们模仿拼摆。(3)幼儿拼摆后,可让他们邀请同伴欣赏自己摆出的滑稽人。3、集体展示面具。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滑稽面具,说说他在干什么?并模仿他的表情。美术教案篇4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了解童话故事中多个形象的特征、创作形式和方法,能用适合自己的表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2、在欣赏评价的基础上学会发散思维,尝试塑造出自己喜爱的形象。3、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分析、评价美的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