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可以说,管理水平是办学的关键。根据自己参与管理的经验和借鉴他人的管理经验,认为要提高管理水平,就必须在学校的财力、物力、人力方面,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和空间的作用,才能减少内耗,进行科学管理,进而提高管理效能。在学校财力的管理中,作为一名管理者,一定要严于律已,起到表率作用。预算内的资金要计划用,坚决杜绝预算外开支,对于学校的资金支出情况要做到公开、透明,接受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的监督。使学校有限的经费应用于教育教学,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两会精神,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教育规定,推进学科平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二、主要思路1、理顺工作关系。2.推行业务公开。对教职工考勤、工作检查情况全面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3.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继续推行星级评比活动,细化星级评比细则,在学生中加强英雄信念教育。4.推进学科平等,加强音乐、体育、小学英语及非主考科目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向课堂要质量。全面贯彻爱生学校理念。进一步加强教师电脑技术培训与学习。加强教学检查,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和检查通报制度。推行课堂教学评级活动,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贯彻新课改理念。5、加强师生伙食团管理,推行学生伙食包周制度,控制经营利润,做到服务为主,保本经营。6、继续加强值周工作与班级管理工作。7、争取年内促成师生食堂的建修工作。二、具体要求(一)加强师生德育工作1、理顺一个关系(分级管理),改变一个观念(学会做小事)。全体班子成员及教职工要学会做小事,善于做小事,把小事做细,把小事做好。2.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全面履行职责。副校长负责总体布局与规划,教导主任负责监督落实,班主任教师、团支部书记、少先队大队部辅导员负责实施,各班主任具体落实。做到一月一个主题。进一步加强星级评比活动,细化评比细则;在学生中加强人生责任教育。继续坚持周六学习例会制度。3、推行学生选教师活动。将教师的选择权逐步放给学生和家长,对教学中极不负责任、教学能力特别差、教学态度粗暴的教师,学生可以有组织的实施罢免。按照毕业班优先的原则,由学校聘请班主任,由班主任组织学生选主科教师的办法,非主考学科由教师自由选择或学校统一安排。在初中部无岗位可选或课时量不足的教师应在小学选择岗位,在中心校无岗位可选的教师可在连队分校选择岗位。在第一次试行此办法,暂不改变教师的现任学科,想改变现任学科的教师或年轻教师,学校应安排其进行拟任学科的尝试课(每学期不少于5节),教导处组织评委进行听评课和指导,对其中的优秀者在下学年中列入推荐名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学校将组织评委对其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确因教师教学能力缺乏、教学方式陈旧落后等其他原因不适宜在该学科上课的,应予以撤换。4、抓好文明单位申报及干部作风整顿工作;抓好学校网站建设、信息上报;抓好贫困救助金募集与资助工作。5、举办定期家长学校。6、在加强教师业务学习的同时,加强教师法律方面知识的学习。7、进行校园环境整治与美化,绿化校园,规范校园文明行为。(二)、加强教学管理与研究1、制定严格细致的各种计划,对本学科、本班级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特别是要了解本班学生中在生理上、心理上有特异质的学生,了解单亲家庭学生和孤儿,了解留守学生情况,给予他们用更细心的关怀,更耐心的呵护,付出更多的爱心。2、开齐开好各门课程。利用好朝读时间,除小学一二年级为组织上学时间外,其他各年级要利用好朝读课朗诵课文。加强非主考科目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有收益;完善音乐教学设备,配备音乐教室设施;学生在校内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小学生一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中学生一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推行校园集体舞,举行一次校园集体舞表演。3、教导处开展课堂教学示范推优及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研讨活动,教导工作的重点是课堂教学研究,由教研组主持集体备课,对主考科目单元及课时目标进行分析,提出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办法,然后由撰写教案的教师按要求写好教案。推行教案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撰写教案的教师按要求写好教案后,由教研组长审查,教导主任每月一审批,对合格的教案作为长期教案使用。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初中物理、化学、初三政治、历史必须撰写规范教案,其他学科采取自愿原则。加强新教师的培养工作,教导处通过集体研讨、多次献课等活动,使新教师争取尽快进入角色。实行听课评级制度,根据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确定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