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下期小学半期教学目标检测题六年级语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2013学年下期小学半期教学目标检测题六年级语文.doc

2012—2013学年下期小学半期教学目标检测题六年级语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六下语文半期密封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2012—2013学年下期小学半期教学目标检测题六年级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一口语交际(5分)1、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家乡参观旅游,你打算向游客隆重推出家乡的服饰、饮食、民居……中的哪一种?“彩排”一次吧。二积累运用(35分)2、读拼音,写词语。(5分)tiánmìdǎjiǎoróuzhòuyǔzhòngxīncháng3、小明在学习时遇上“幽”字不认识,如果小明用部首查字法,他应该先查部首;如果小明用音序查字法,他应该先查大写字母;“幽”字的第二画是;“幽”字可以组成词语。(2分)4、下列各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王一明的家乡是四川省宜宾市人。B、昨天傍晚下了一夜的暴雨。C、墨一样的乌云和瓢泼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D、我们全体同学讨论并通过了写给校长的建议书。5、给下列三句俗语各选择一个“意趣相投”的成语,把序号写在括号内。(3分)A一曝十寒B老马识途C见异思迁D鹤立鸡群D不识抬举①敬酒不吃吃罚酒()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③这山望着那山高()6、按要求填空。(10分)(1),留与子孙耕。(2)是道德之本。——迈哈福兹。(3)种树者必,种德者必。——《传习录》(4)每读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我就想到了《长歌行》中与之相关的诗句。(5)在《学奕》一课中,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6),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7)我最喜欢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是:。7、给句子加恰当的标点符号,使句子意思与括号中的要求相符。(2分)(1)王燕李军参加了演出(别人告诉王燕)(2)王燕李军参加了演出(王燕告诉别人,李军参加了演出)8、按要求写句子。(6分)(1)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2)露珠在荷叶上闪光。(改为比喻句)(3)“喂,把餐巾纸给我拿过来。”(改成文明用语)9、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1)“神采奕奕、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容光焕发”都是描写人物神情的词语。()(2)《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他的作品还有《皇帝的新衣》、《丑小鸭》、《打火匣》、《柳树下的梦》。()(3)《为人民服务》阐述了共产党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4)王熙凤是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的一个主要人物。她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喜欢炫耀特权,善于阿谀奉承、使权弄势,人称“凤辣子”。()三阅读理解(30分)再读课文《为人民服务》片段,完成练习。(14分)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你说得对,我们()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10、在文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分)11、先写出第一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再写出句子的意思。(3分)固:或:于:12、“鼎”共有画,请写出含“鼎”字的四字词语3个。(3分)13、在第二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再选一组关联词语造句。(4分)14、第二自然段主要讲:(2分)课外阅读《成全善良》,完成练习。(16分)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