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眉山一诊地理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1级眉山一诊地理试卷分析.doc

2011级眉山一诊地理试卷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级眉山一诊地理试题分析王怀福邓海东一、考查意图1~3小题,以非洲某月等压线和等温线图为情景,考查影响气温空间分布的因素、等压线图中某地风向的判断、从等压线分布图中提取季节信息、与季节相关的地理现象。4~5小题,以区域等高线图为情景考查空间定位能力、黄土高原地貌特点、主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6~7小题,以标有经纬度、城市分布、水系分布、铁路分布等信息某岛屿轮廓图及该岛屿的人口数据为情景考查考生从图文中提取有效信息判断该岛屿铁路沿线自然景观特点、水文特点、城市分布特点、地势特点及人口密度的能力。引导考生关注海地地震。8~9题,以水半球的地理位置为情景,考查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地球运动的意义。10~11题,以二幅等高线图和一段文字材料为情景,考查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状况的关系,根据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判断南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分布的规律,与季节有关的地理现象:北印度洋洋流、开普敦的气候特点、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驯鹿的迁徙。36题,以南部非洲和南美洲西南局部图为情景考查距离的计算、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两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相同点归纳、从图中提取信息判断某地经济基础发展的资源优势、安第斯山脉的判断及其雪线自北向南变化特点的判断和阐释能力、麦哲伦海峡的洋流流向及流速随季节变化特点的判断。39题,以水利建设为主题,以西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坎儿井和都有江堰示意图为情景考查地形特点的描述能力,农业发展自然条件的评价能力、坎儿井和都江堰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二、得分统计全市平均分应届40.33;往届53.45题号分值36题总分平均分3610.53(1)小题61.13(2)小题60.8(3)小题84(4)小题83(5)小题81.639题204.93(1)小题62.26(2)小题81.65(3)小题61.02三、学生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1.36题出现的主要问题36题(1)甲乙两地距离不给分的情况:①很多学生将cos300计算为1/2;②也有部分学生多写或少写一个0;③个别学生把经度差的值扩大为1000;④也有东西经(优弧、劣弧)没有搞清楚导致经度差异过小。两地植被分布面积小不给分的情况:①甲地将海陆分布答成海陆位置;②将原因答成高原地形面积小,与陆地面积小无关。③乙地只答地形影响而无阐述,这个词的意义太宽乏;④答出安第斯山脉不阐述;⑤把秘鲁寒流作为主要原因;⑥答为迎风坡,解释多雨或少雨的成因。36题(2)多数学生不能答出“多海雾”;多数学生把题目设问理解为陆地自然环境特征描述。36题(3)答“气候资源”的学生极少;将其他问题的答案答到该题答题处分不清咖啡、可可的资源类型,常认为矿产资源;将金刚石、黄金、铜矿误认为铁矿资源;从图中提取信息能力不足,如答案旅游资源时,往往只答该处有文化遗址,没有具体答出“大津巴布维遗址”错别字丢分定位不准确,个别学生将非洲误认为印度;分析问题不全面,审题材不仔细关于水利资源,答刚果河水能资源丰富的较少,更多同学答的是“维多利亚瀑布水能资源丰富”。36题(4)将安第斯山的“第”写成“迪”等,或直接写成科迪勒拉山系或其它山脉名称不清楚雪线的含义,趋势表达为变深或变浅、变长或变短等审题错误,将西坡的雪线和东坡进行比较审题错误,没注意“在图示地区”这一条件,结果雪线趋势表达为先升高再降低审题错误,没注意“由北向南”这一条件,结果雪线趋势表达为由南向北升高不清楚影响雪线的因素,有的清楚,但将由北向南所对应地纬度变化、气温变化、雪线高低关系混乱,前后矛盾36题(5)答成“东西流向”或“西南——东北流向”,与山脉走向混淆未按题答出季节变化特点洋流答为气候分布特点等。2.39题出现的主要问题39题(1)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地形区的地形特征区域定位太差,有不少人把它定位于四川盆地39题(2)审题不准,把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混为一谈答题技巧不够,评价发展条件不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入手答题语言逻辑性不够,只说前半句不说后半句答题时不能准确答出该区域的突出特征。如,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而忽略了光照、昼夜温差、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39题(3)忽略当地自然特征。如,因西北干旱缺水才因地制宜建坎儿井,成都平原旱涝频发才因地制宜修都江堰提取信息能力差。如,都江堰是利用地形坡度自流灌溉川西平原语言表达不完整,只答减轻水灾不答减轻旱灾。四、后期复习建议1.带领学生认真研究考试要求,知道考什么,有哪些能力要求。2.对各部分的主干知识要透彻理解,建立知识网络,便于考试准确、迅速调动。3.多研究近五年四川考试题及近三年全国卷及其他省市经典试题,知道怎么考试,多读一下这些题的答案知道怎么答才更有效。4.为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