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会考复习资料: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资料: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资料: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高中政治会考复习材料:商品、货币、价值规律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经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高中肄业,有资历参加高考。会考的试题普通不是很难,经过率当然也很高,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都能一次性经过的,真过不了的还有一次补考机会。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经济常识第一课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一、商品(一)运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区别:(1)含义不同。运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属性。价值是价值结在商品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形状不同。运用价值具体;价值抽象。(3)性质不同。运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4)主体不同。运用价值是卖者具有;价值是买者领取。联系:商品是运用价值与价值的一致体。运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资承担者,价值离不开运用价值。(一致)对立:商品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运用价值;商品的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运用价值就必须领取价值。(二)十大关系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工夫成反比。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消费率成反比。3.社会必要劳动工夫与社会劳动消费率成反比。4.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工夫无关。5.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消费率无关。6.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工夫成反比。7.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消费率成反比。8.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工夫无关。9.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消费率无关。10.个别劳动工夫与个别劳动消费率成反比。二、货币(一)商品、货币、纸币的区别与联系比较商品货币纸币区别表现方式多种多样金、银纸产生工夫先后最初本质价值普通等价物货币符号能否有价值有有无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必然阶段的产物,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践需求的货币量为限制。(二)商品价值、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三者的关系在供求关系不变时,商品的价格除受商品价值决定外,还受货币价值影响。当商品价值降低,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降低;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降落时,商品价格就会进步;当商品的价值降落时,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会下跌;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进步时,商品价格也会下跌。(三)价格与交换价值区别与共同点共同点:二者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方式。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由价值决定的。区别:A交换价值(是指两种运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存在于货币产生前(即物物交换时期),而价格存在于货币产生后。B价格是价值的符号,而交换价值则不是。(四)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1)公式不同:直接的物物交换是初期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2)直接的物物交换普通在货币产生前,而商品流通则是在货币产生后;(3)直接的物物交换的买、卖是同时进行的,单方只需满意就可成交,而商品流通的买、卖在工夫、空间上是分离的。三、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方式留意:(1)等价交换并不是存在于每一个场合,而从全体上,从商品交换的本质上说的。(2)价格波动景象并不违犯价值规律,这是由于价格波动是以价值为中心的,从较长工夫看,商品平均价格还是与价值相分歧的,即仍然是实行等价交换。2.价值规律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不熟习和不理解,还望回到课本下去)重点知识综合:货币、价格、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财政政策1.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求的货币量——公式(包含三要素,要熟习)2、影响商品价格的要素:①商品的价值(成反比)②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成反比)③国家的宏观调控④供求关系⑤消费者的购买力⑥新颖商品的新程度(商品的运用价值)⑦纸币的发行量3.物价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必然引发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并非都因通货膨胀引发(1)引发通货膨胀的次要要素有:第一,纸币发行量过大,超过流通中所需求的货币量;第二,纸币流通周转速度加快。(在某一特定的时期,由于担心涨价,人们把手中的货币尽快出手抢购,使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2)引发物价上涨的缘由有:除了通货膨胀外还有第一,商品供不应求;第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政策性调价,理顺价格关系)引发纸币发行量添加;第三,投资和消费需求过热;第四,价格管理松弛,出现乱免费、乱涨价;第五,因某些特殊缘由构成消费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工夫添加,商品价值量增大。(3)通货膨胀的本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4)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会使价格信息失真,搞乱社会经济,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构成社会不不变,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危害极大。(5)对策:A要大力发展消费,添加有效供给;B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过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努力增收节支,同时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