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水文灾害、生物灾害和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真****ng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水文灾害、生物灾害和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学案: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水文灾害、生物灾害和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课时水文灾害、生物灾害和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理解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的成因和特点,简述它们的分布规律。掌握主要的病害、虫害、鼠害等生物灾害的种类和危害,理解各种生物灾害的特点和成因。结合地图掌握世界上的两大自然灾害带,了解各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自主学习】1.洪涝类型洪水涝渍实质是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是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形成条件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流量大,水位高蒸发弱,排水不畅,地势低洼分布纬度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区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地形区江河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低湿洼地2.风暴潮(1)定义: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2)分类(1)洪涝灾害多发区的降水和地形有何特征?(2)我国东北地区春季和夏季的洪水灾害分别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3)每年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河套地区均会发生洪水灾害,其原因是什么?(4)欧洲西部沿海地区的风暴潮属于哪种类型?提示:(1)降水特征:降水总量大、变率大、多暴雨天气;地形特征:地势低平。(2)季节性积雪融水;暴雨。(3)凌汛现象造成。(4)温带风暴潮。【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1983年和2015年城市个数和规模变化。近年来,该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原因。提示:自然原因:地势低平;全流域径流汇集到三角洲地区附近入海;降水量大而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人为原因:河口地区的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建设,影响了河道排洪的能力;城市化迅速发展,而相应的市政排水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核心归纳】1.洪涝灾害的类型2.洪涝灾害形成条件的分析在区域图中,分析洪涝灾害的形成一般可采用以下三步:(1)根据气候看降水。由图示区域位置或其他条件判断出该区域气候类型,进而判定降水特征,是全年分配均匀还是季节分配相对集中。(2)根据地形看汇水。等高线稀疏,地势低平地区易积水,排水不畅。(3)根据水系看排水。如果水系排水条件好,则不易形成洪灾。【跟踪训练】下图为某大河流域及河段平均流量统计图。说明该河流易发生洪水泛滥的季节及自然原因。解析:由图中水系特征、经纬网可判断该流域为恒河流域,流域内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地形、水系特征均可影响河流水位及洪涝灾害的发生。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且集中,北部有地形雨与高山冰雪融水汇入,水系形状致使南北支流同期汇水量过大,地势较低平,排水不畅。故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答案:夏季(或夏秋季)。(该河流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且集中,北部有地形雨与高山冰雪融水汇入,水系形状致使南北支流同期汇水水量过大,地势较地平,排水不畅。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自主学习】1.病害(1)常见病害①农作物病害: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②森林病害: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2)病因eq\b\lc\{(\a\vs4\al\co1(气候异变,外来病原体入侵))(3)危害:使农作物、树木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2.虫害(1)常见农作物虫害: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等,危害最大的是蝗虫。(2)常见森林虫害: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的虫害。3.鼠害(1)重灾区:农田、牧场及森林。(2)危害4.虫害和鼠害成因eq\b\lc\{(\a\vs4\al\co1(有害生物具有繁殖快、适应能力强,等特点,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1)适宜蝗虫繁殖的条件是怎样的?(2)我国田鼠危害猖獗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蝗虫的大爆发特别易在干旱和森林过量砍伐之后出现,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这是因为其他昆虫和鸟类在此情况下都不能生存,而且能造成蝗虫疾病的一种丝状菌被抑制,故而使其数量大增。无论是飞蝗还是草地蝗虫,它们必须在裸露的土地上产卵,如果没有裸露的土地就无法繁衍。植被的破坏,为蝗虫繁衍提供了条件。(2)①生态环境破坏;②人类大量捕杀鼠类天敌;③滥用农药,导致鼠类天敌大量死亡。【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除蝗疏》根据历史从春秋到元朝记载的111次蝗灾发生的时间进行了认真分析统计,各月蝗灾发生次数如下。月份(农历)123456789101112发生次数12319203120111003材料二中国虫神庙分布图。(
立即下载